【財知道】台灣超額儲蓄再破 3 兆元!錢為什麼這麼多?

阮慕驊

阮慕驊

  • 2024-03-20 16:31
  • 更新:2024-04-25 15:41

【財知道】台灣超額儲蓄再破 3 兆元!錢為什麼這麼多?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財知道】台灣超額儲蓄再破 3 兆元!錢為什麼這麼多?

【財知道】台灣超額儲蓄再破 3 兆元!錢為什麼這麼多?

超額儲蓄回升!連續五年逾 3 兆

錢到底為什麼這麼多?

行政院主計總處去年9月預測,2024年超額儲蓄率將回升至14.46%,超額儲蓄將高達3.55兆元,將連續五年逾3兆,顯示閒置資金仍多。主計總處官員特別喊話,「投資是必要的」。

話才說完,今年2月,主計總處就推翻了幾個月前的預測,預估2024年超額儲蓄上看3.84兆元,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去年的3.31兆元大幅成長16%,同時預估2024年超額儲蓄率為15.46%,這個比例也會創下3年來新高。

短短幾個月,超額儲蓄再增了3000多億元,台灣錢怎麼會這麼多?但市井小民每天為生活奔波,看到政府機構發布的數據只能感嘆:怎麼錢都沒在我的口袋!台灣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好像是愈來愈加劇了。

經濟成長率創新低,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

同樣是主計總處發布的數據,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到只有1.42%,是14年來最低,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經濟表現。

經濟增長表現不佳,國民所得增長有限的同時,貧富差距卻日漸擴大,去年家庭每戶所得差距6.15倍,高物價和高房價,壓得受薪小資族喘不過氣來,民眾痛苦指數也跟著上升。

貧富差距加大,所得分配不均,我的觀察主要是產業創造財富的能力落差太大,內需產業排除金融業之外,服務業和出口為主的科技業的就業人口所得有很大的差距。

主計總處把每戶可支所得高低以戶數分為5個組別,2022年最高20%家庭每戶和最低20%家庭每戶所得差距6.15倍。2016年以來,指數從6.08倍擴增到6.15倍,創2012年以來最高差距。

家庭所得差距持續擴大的同時,超額儲蓄也持續擴大,這兩者看似矛盾,但實則不然,其實台灣的龐大超額儲蓄最主要是外貿順差所創造出來的,國民所得統計可以從生產、支出及所得三面來衡量,三面均等,把所得面、支出面的項目在等號兩邊動一下,就會變成:超額儲蓄(S-I)等於貿易順差(X-M),也就是儲蓄減投資會等於出口減進口。

超額儲蓄哪裡來?

因此,貿易順差愈多,超額儲蓄就愈多。台灣的出口創造貿易順差最多的不外乎是電子產業和部份的製造業,這幾年半導體產業大好,對台灣的出口成長貢獻最大,當然也創造了許多科技產業的高所得族群。

換言之,沒有進入科技產業工作,而留在內需產業服務的人,如果只靠薪水,大概就跟超額儲蓄沒有關係,真正創造超額儲蓄的就是那些EPS高得流油,營收又持續大幅逐年成長的半導體和整體電子產業。

對一般沒沾到超額儲蓄邊的人而言,別說戶頭裡有多得用不完的錢,或是整天要煩惱該投資什麼好把錢更好的利用,多數人應該是苦於房貸還不完,孩子的奶粉錢隨著物價上漲愈來愈多了吧!

隨著全球通膨上升,202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逼近3%,2023年全年也高達2.5%。

扣除物價指數,勞工從2022年3月起實質經常性薪資就進入負成長,直到2023年5月才轉正,經歷長達14個月薪資倒退,代表薪水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錢都不夠用了,那來的超額儲蓄。

房價持續漲!房市流動能止住?

對一般民眾就有感的就是房價上漲的壓力,時下雙北已經看不到一坪40萬元以下的新房了,原來中南部的房價還算低,但隨著台積電全台大擴廠,台積電到那房價就漲到那,北從桃園龍潭到新竹寶山,再到苗栗竹南,台中、台南科學園和高雄楠梓,不管設廠傳聞最後有沒有落實,所到之處房價無不大漲特漲!

台積電代表高所得和高消費的社會刻板印象,立刻帶動炒房題材。

央行和政府各部會雖有意抑制房價,但總是成效有限,原因無它,台灣游資太多,廣義貨幣供給額M2高達61兆元,每年還以5%的成長幅度增長,代表2025年就會達到64兆元之上,錢不斷被印出來,錢不多才怪,能阻止往房市流動嗎?

整體GDP23兆,M2和GDP比達到2.7倍。

大家都說美國亂印鈔票,美國M2和GDP比不過2.9倍,台灣印鈔的能力其實不怎麼輸美國。

【財知道】台灣超額儲蓄再破 3 兆元!錢為什麼這麼多?

🥇 阮慕驊【選股一路發】APP
挑好股、避風險、學觀念
每月再送 6 篇產業報告、2 部影音教學!
訂閱連結:https://cmy.tw/00BxLY


​​

阮慕驊

阮慕驊

以媒體記者十多年的經驗,轉換跑道往媒體主持工作發展,同時鑽研經濟和金融。這三十年來,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人生哲學,能把世間的道理看得更清楚,分析得更透徹,從而建立起健康、自在和富裕的境界。 活的健康、活的自由、活的富裕,這是我的退休主張!這三項退休主張,是需要充分準備的。看起來順理成章,但要三項都做到卻不見得容易。退休不是人生的終站,對準備好的人來說,反而是人生新的開始! 現職 ★ 今周刊《退休財務自由特訓班》召集人 ★ News98 財經一路發 主持人 ★ Line Today 財知道 主持人 ★ 財經慕house主持人 經歷 ◆ 工商時報編採中心副主任 ◆ 中央社多媒體新聞中心組長、證券組組長、商情部、國內部記者 ◆ 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 ◆ 緯來電視台、八大電視台、東森電視台、寶島新聲廣播電台、台北廣播電台等節目主持人 著作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 《預購幸福:阮慕驊教你家庭理財聰明GO》 《拚現金:阮慕驊給你投資訣竅》 《反崩壞 打破99:1》

以媒體記者十多年的經驗,轉換跑道往媒體主持工作發展,同時鑽研經濟和金融。這三十年來,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人生哲學,能把世間的道理看得更清楚,分析得更透徹,從而建立起健康、自在和富裕的境界。 活的健康、活的自由、活的富裕,這是我的退休主張!這三項退休主張,是需要充分準備的。看起來順理成章,但要三項都做到卻不見得容易。退休不是人生的終站,對準備好的人來說,反而是人生新的開始! 現職 ★ 今周刊《退休財務自由特訓班》召集人 ★ News98 財經一路發 主持人 ★ Line Today 財知道 主持人 ★ 財經慕house主持人 經歷 ◆ 工商時報編採中心副主任 ◆ 中央社多媒體新聞中心組長、證券組組長、商情部、國內部記者 ◆ 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 ◆ 緯來電視台、八大電視台、東森電視台、寶島新聲廣播電台、台北廣播電台等節目主持人 著作 《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 《預購幸福:阮慕驊教你家庭理財聰明GO》 《拚現金:阮慕驊給你投資訣竅》 《反崩壞 打破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