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上市櫃公司年報將在3月底前陸續公布,接著各公司董事會將決定今年要配發多少股利。有哪些公司會是投資人心目中的高殖利率股?今年股票大漲,高殖利率題材操作難度是否會增加,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撰文:劉宗志(證券分析師)
台股的高殖利率題材向來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這股高股息旋風更進一步擴散到了ETF,不少標榜高股息的ETF在去(2023)年可以說是大豐收的一年,股價動輒有二位數的漲幅。
過去投資人只要有5%、6%以上的股息殖利率就已經頗為滿意,想不到去年除了高股息題材,這些ETF所持有的成分股,還受惠生成式AI題材,有些個股漲幅甚至超過1倍,進一步帶動這些高股息ETF價格扶搖直上。
不只是個股、ETF的股價大漲,如今包括大盤指數也在今年元月衝破1萬8千點大關,就算1萬8千點不是高點,但也絕對不會是相對低點,所以,今年的高殖利率題材操作難度是否會增加呢?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台股位階拉高 使整體殖利率下滑
其實,高殖利率是個相對的概念,一般來說,如果現金殖利率能夠勝過大盤,大概就能算是殖利率優於大盤的「高殖利率股」。不過,本文要特別提醒投資人,現金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是「每股配息除以每股股價」,舉例來說,如果1檔股票今年每股配息5元,除息交易日的前一天收盤價是100元,那麼這檔股票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就是5%(5÷100),算是高殖利率股之一。
如果這檔股票的股價不是100元,而是125元,那麼買在這個價位的投資人在參與除息後,現金殖利率只剩下4%(5÷125),這樣的配息看起來就未必那麼吸引人,可見高現金殖利率題材除了要公司既會賺錢又願意大方配息,還要看「股價」的臉色。
根據證交所統計,2023年底大盤的本益比是21.12倍、股價淨值比2.12倍、殖利率3.47%,現金殖利率則只有3.37%,這幾個數字和前一年度相比,2022年底大盤本益比只有10.39倍、股價淨值比1.8倍、殖利率高達5.09%,現金殖利率也有4.88%之多。
從交易所的數據可以看出,台股2023年大漲超過2成後,許多股票的股價已經明顯比2022年高上一截,平均現金殖利率從4.88%明顯下滑到了3.37%,如果這樣的狀況沒有大幅變動,代表今年投資人對於高殖利率股的「殖利率標準」,恐怕要降低一截,和大盤相比,只要有4%以上殖利率,就算是高於大盤的高殖利率股了。
3步驟篩選 找出高殖利率股
對於今年「高股息」題材的狀況有大致的了解後,接下來投資人如果想要掌握先機,領先其他人估算出哪些個股具有高殖利率題材,應該怎麼做呢?
步驟1:獲利、配息穩為首選
建議投資人先篩選出業績與獲利相對穩定的公司,摒除過去幾年獲利波動太大的個股,因為獲利波動大,代表每年可以配發的現金股利通常也會大幅波動。舉例來說,前幾年獲利大爆發的貨櫃航運族群,有家公司單一年度可以大賺6個股本以上,但是到了2023年風雲變色,累計前3季還賺不到半個資本額,面對獲利波動如此劇烈的公司,不太適合用殖利率的角度來評價。
步驟2:估算全年獲利數字
由於年報是在每年3月底前公布,如果投資人的觀察名單中,有些公司還沒有公告財報,就只能查到公司去年前3季的財報數字,這時候可以根據公司去年第4季的營收,參考前3季以及去年同期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純益率等數字,簡單推估第4季的獲利數據,就能大概估算出這家公司去年全年的每股盈餘(EPS)。
步驟3:參考過去配息率
投資人可以根據這些公司以往現金股利發放政策的概況,大致推算出該公司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如同前文提到,現金殖利率的計算是由分母「股價」以及分子「現金股利」構成,投資人可以在個股尚未反映高殖利率題材前,逢低布局,等待題材發酵,就有機會領先其他投資人一步。
此外,因為不少個股在2023年股價已經漲了不少,所以投資人可能要留意手上個股2024年的產業前景、獲利預估,還有評價面是不是有偏高的狀況,如果股價位階已經在相對高處,建議還是等待量縮拉回、價格回到比較合理的區間,再考慮介入。
鎖定獲利、配息穩健公司 透過歷史本益比找買點
至於什麼價格才算是來到合理的區間呢?舉個簡單的例子,電信龍頭中華電(2412)在2018年至2022年的5年期間,每年每股盈餘大約在4.23元到4.7元之間,獲利相當穩定,而中華電股價在2022年最高來到132.5元,最低則是2020年一度見到103元,股價波動幅度也相當有限。
中華電在2018年至2022年這5年當中,最高本益比是2022年的28.19倍,最低本益比則是2018年的22.82倍,可以看得出來中華電不止獲利與股價的波動不大,就連本益比的變化也還算溫和,有利投資人等待適當時機進場。
中華電2018年至2022年這5年的平均每股盈餘大約為4.49元,如果以5年歷史最高本益比28.19倍計算為126.57元,5年歷史最低本益比22.82倍計算則是102.46元,對照2023年以來中華電股價最高來到128元,最低則是111.5元。
投資人有沒有發現,這兩組價格的差距並不算太大,尤其是在高價的位置,以5年最高本益比計算出來的126.57元,和2023年中華電最高股價128元相比,二者差距僅僅不到1.5元。
從中華電的例子還可以看出,投資人在不同價位進場,也會有不同的現金殖利率,假設今年中華電配息和去年配息4.702元相當,在111.5元進場的投資人參與今年配息,就會有4.22%的現金殖利率;對照之下,如果是在128元進場的投資人參與今年配息,現金殖利率就會掉到3.67%,比相對低價進場的殖利率低了不少,不過仍優於大盤3.37%的現金殖利率。
投資人面對這類獲利、配息、股價都相對穩定的公司,一旦股價來到相對較低價區間的位置時進場,除了可以有比較高的股息殖利率,不論是波段操作或長期投資,都可以享有較低成本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3月號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