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僅為次級資料分析,法說會訊息分享以及教學案例之用,內文提到的股票與產業皆非個股推薦,僅為訊息分享傳遞與個人交易心法與心得)
產業概況:
- 愛美怕死是人類天性,與電子產業不同,一般人手機買第一隻就很難買第二支(除非你是寶可夢阿伯),但吃藥治病就不同,今天看完牙齒,明天發燒還是要乖乖去看醫生。這樣的特色造就了生技產業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特性。其中醫美又為另一塊特殊市場,雖然市場較為利基,但客戶回頭率高,一旦進場整修一次,後續就要定期保養,每次療程的單價、毛利都高。根據麥可錫調查,全球美容注射劑在疫情期間僅衰退7%,21年起便快速反彈,以10%~12%的年增率成長。目前全球非侵入性醫美療程銷售額約600億美金,預料2030年可能達到現在的三倍以上。
- 醫美市場龐大但新藥研發較少,至今只有三項新藥,分別是2002年的BOTOX肉毒桿菌素(暫時改善皺紋)、2015年Kybella去氧酸膽(減少雙下巴脂肪)、2020年Qwo膠原蛋白酶(改善橘皮組織),也因為新產品稀有、市場價值大的原因,醫美新藥的收購價金額都比一般藥品高出不少。
- 2030年全球局部減脂市場規模達1,000億美元以上,目前減脂手術佔八成,非手術療程佔二成。美國整型醫學會年報指出,僅有不到40%的人尚可接受目前的局部減脂療程,超過50%的因為不滿意現有的治療方式或害怕後遺症而卻步。近期有台灣公司看中市場空缺,正在積極研發新藥上市,意圖用更好的效果及更低的副作用。搶食Kybella、Qwo的減脂相關市場。
手刀加入隊長選股APP,立即解鎖上百篇研究報告及AI智慧選股
🥇【產業隊長|選股雷達APP】
戰隊招生中👉 :https://cmy.tw/00AJ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