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下調 存貸款基準利率 並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陸股卻沒有如先前的激情反應,
究竟「政策」對於行情的影響是如何?
(贊助上連結...)
關注國內外政策發展,
找到多空「轉折點」!
基本上,
各國的 財政政策 和 貨幣政策 ,
會依循主要國家(美國)的政策方向做調整,
而這些政策的發布實施到影響股市 約 3 至 6 個月,
投資人要注意第一次實施的時機和轉折點,
搭配經濟 指標的變化,
就能掌握住多空的「轉折點」,
而獲取大波段的投資收益。
美國實施QE,台股由空翻多
例如,2008年金融風暴後至2009年3月,
美國開始實施第一次的QE量化寬鬆政策,
台股也約莫於那時間由空轉多,
經濟指標中的 M1B 和 M2 呈現黃金交叉,
代表台股資金動能充沛,而後數次的寬鬆政策,
更將台股指數由2009年3月低點4,328點,
漲至2011年2月最高點9,220點。
隨後,歐債危機觸動了全世界的經濟動盪,
造成台股指數下跌至2011年12月底6,609點的低點後,
最後由 歐洲央行 及 德國 的協助,暫時度過危機。
同時,美國仍持續 QE3 至 QE4 的政策,
因此台股在資金的動能支撐下,仍呈現多頭走勢,
直到升息政策出現後,波動加大。
以上實例清楚說明,政府財政 及 貨幣政策 對台股的影響,
而接下來的方向,則必須密切注意 美國 的動態,
以什麼方式緊縮資金,或是利率的調高時機點,
就能掌握未來台股的趨勢和操作方式。
先判斷是「緊縮」還是「寬鬆」政策,
再想短、中、長的影響
投資新手在分析多樣的政策內容上可能有所困難,
建議依照 下表(表1),簡化這些判讀的過程。
通常政策的發酵期約 3 至 6 個月,
當政策一出台的時候,
先判斷是「緊縮」還是「寬鬆」的政策,
並區分此政策是 短期、中期 或 長期 的影響。
若此利多政策股市以大漲反應,投資人可以順勢操作,
反之若利多下跌,則要考慮是否是轉折點出現。
假設是緊縮的政策,股市因此利空大跌,
則投資人不宜反向操作搶短;
若是發現利空不跌了,趨勢可能反轉的機率提高,
投資人不需要想得太複雜,試圖去分析政策的內容。
表1的分析方法,
也可運用在個股的 新聞 或是基本面變化 對股價的反應,
搭配技術分析的專業判斷,亦可以輕鬆掌握操作轉折點。
表1 政策出台判斷
財政或貨幣政策出台 |
||
寬鬆政策 |
利多大漲 |
順勢操作 |
利多不漲 |
觀察 |
|
利多下跌 |
反向操作 |
|
緊縮政策 |
利空大跌 |
順勢操作 |
利空不跌 |
觀察 |
|
利空大漲 |
反向操作 |
此外,
寬鬆政策在 周線多頭走勢 的利多反應比空頭走勢來的明顯,
例如近期台股護盤的措施可能在空頭C波打底後,才有較佳的效益。
而大陸先前的寬鬆貨幣及降息政策也是類似的情況,
投資人可以學習如何判斷政策後的趨勢操作。
圖1 台股周線走勢
圖2 上證週線指數
更多內容,可以看《權證好好玩2-權面出擊》
一系列的 免費線上權證教學
歡迎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個『讚』,以後都會收到最新文章!
歡迎分享給身旁有投資的朋友們!
好的投資觀念,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