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Lukoil祭新制裁,全球能源鏈與多國燃油供應陷入緊繃,各國求解、資產出售受阻,強烈突顯地緣政治對經濟安全的深刻影響。
近期俄羅斯能源巨擘Lukoil受美國制裁波及,國際間能源供應鏈掀起劇烈動盪。原本Lukoil欲將海外資產出售給瑞士大宗商Gunvor以解困,但在美國財政部強烈反對下交易告吹,使Lukoil與各國合作前景蒙上陰影。這一事件充分暴露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能源市場的敏感性及多國政府與業界的應變速度。
美國財政部前日公開批評Gunvor是「克里姆林宮的傀儡」,並明言不會批准其交易申請,迫使Gunvor於週五宣佈撤回收購案。美方要求全球於11月21日前中止與Lukoil業務往來,令Lukoil不得不以折扣價急售海外資產,促使後續買家乘機壓低價格。美國此舉,意在切斷俄羅斯關鍵能源企業對外資金流,迫使其讓步於俄烏戰爭局勢。
受美國制裁直接衝擊,Lukoil在歐洲多國資產陷入困境。芬蘭Teboil加油站因Lukoil失去業務渠道,有多站面臨燃油枯竭;摩爾多瓦能源部亦表示,若無臨時豁免,該國機場及油品儲運設施都將停擺,已緊急向美方申請延長運作。不止如此,保加利亞國會正推動立法將Lukoil在地煉油廠交由特別經理人管理,以便未經集團同意直接出售,保證國家能源安全。
分析認為,如今國際能源巨頭在西方制裁壓力下難以如願處理資產,甚至陷入多國政府直接介入主導的新格局。原本的Gunvor收購案若獲准,本有助自然過渡資產與供應鏈,但美國為加強對俄壓力而阻斷,市場預期未來資產將以更加低廉價格出售給合適的歐美買家,對俄羅斯國家財源造成長期傷害。
克里姆林宮則反控美國施行「非法制裁」,強調Lukoil等俄企自身利益應受尊重。此事同時點亮歐洲多國對外部能源依賴的警示,各國政府也意識到必須多元化供應、強化儲備安全,防範類似地緣經濟危機。
總結來說,Lukoil受制裁的事件打亂了國際能源供需布局,加速歐洲與美國重塑能源供應策略。在美俄交鋒、美方強力主導制裁下,全球主要能源市場未來仍將面臨極高不確定性,歐洲國家如何平衡制裁效果與自身供應穩定,乃地緣經濟安全的頭號待解難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