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報告】Oracle股價重挫近7%,AI大明星怎麼了?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10-20 15:37
  • 更新:2025-10-20 15:37
【美股研究報告】Oracle股價重挫近7%,AI大明星怎麼了?

圖 / Shutterstock

Oracle 雲端 AI 願景宏大,卻引發市場估值過熱疑慮

在 2025 年 10 月的 Oracle AI World 大會上,甲骨文 Oracle(ORCL)提出一系列極具野心的中長期成長目標,包括 2030 財年 AI 相關收入將達 200 億美元,雲端基礎建設收入上看 1,660 億美元,整體營收更預期可攀升至 2,250 億美元,並達成 EPS 21 美元的水準。消息一出,市場短暫以漲勢回應,股價當日上漲 3.1%,然而僅隔一日即反轉大跌 7%,創下自年初以來最差單日表現。

這一劇烈反應,突顯出市場對 Oracle 的「AI 願景」是否能轉化為可實現的現金流與獲利,產生明顯分歧。部分分析師認為當前估值已高度反映長期成長藍圖,使得股價短期難以再進一步擴張。特別是 Oracle 過去兩年漲幅超過 160%,整體估值水準已不低,進一步拉高預期難免引發市場的「利多出盡」情緒。

 

市場擔憂的是「成長的可持續性」與「客戶集中風險」

投資人與分析師普遍認為 Oracle 的長線戰略方向正確,尤其是切入 AI 基礎設施的關鍵領域,包括 GPU 計算資源提供、雲端基礎建設與資料中心擴張。公司近來更與 OpenAI 簽署高達 300 億美元的五年合作協議,並在本季取得 65 億美元的新雲端基礎建設承諾。然而,市場疑慮的重點不在「是否參與 AI 成長」,而是「能否在極短時間內大幅放量」與「高度仰賴單一大型客戶的可持續性」。

具體來說,UBS 分析師 Karl Keirstead 雖然維持買進評等,並上調目標價至 380 美元,但也在報告中坦言「保守觀點」需納入考量,包括 OpenAI 帶來的業務集中風險與 Oracle 極速擴張雲端資源時可能出現的技術與營運瓶頸。這也反映出市場對其 AI 營收模式的健康性與穩定性,仍存在不少保留。

此外,Oracle 雖聲稱 65 億美元雲端合約來自四個客戶、七個合約,並非全由 OpenAI 貢獻,但這樣的透明度尚不足以完全打消市場對「單一客戶依賴性」的疑慮,尤其在 AI 基礎設施仍高度集中於極少數玩家(如微軟、亞馬遜與 Google)的現況下,Oracle 如何在此市場建立持續性訂單能見度,成為觀察未來股價表現的關鍵。

 

雲端營收與 AI 毛利改善,是 Oracle 長線價值的核心支撐

儘管成長目標存在落差風險,Oracle 在 AI 轉型的執行力與毛利結構優化,仍為其中長期投資價值提供支撐。公司預期其 AI 基礎建設業務的調整後毛利率將可達 30% ~ 40%,優於市場原先預期的低 30% 水準,顯示其非僅透過價格戰搶市占,而是能透過硬體結構整合、資料中心優化與運算資源調度實現結構性盈利能力。

這一轉型背景下,Oracle 亦正快速將過往偏向企業應用軟體的收入來源,轉型為具備重資本支出的基礎建設型公司,其商業模式趨近於雲端三巨頭(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若能成功透過 AI 需求推動自有資料中心效能利用與規模經濟,其營收增長將帶動較高的營運槓桿效果,進而強化 EPS 增長彈性。

此外,Oracle 手上仍有高達 4,550 億美元的未履行訂單(RPO),年增達 359%,為市場提供可視性。這種營收未來化的訂單池,有助於對抗短期市場雜訊,並為價值投資者提供一項「基本面防禦力」的緩衝。

 

技術面與估值角度顯示短期有回調壓力,波段投資人應觀望落底訊號

從技術面觀察,Oracle 股價在 300 美元以上區間出現明顯壓力,股價自最高點 345 美元一度回檔逾 2 成至 271 美元。考量過去兩年股價已上漲逾 170%,在缺乏短期催化題材(如重大新客戶簽約或財報超預期)的情況下,波段與短線投資人應保持觀望,等待股價回落至更具吸引力的風險報酬區間(240 ~ 270 美元跳空缺口)再行進場。

此外,考量目前本益比(Forward P/E)已超過 30 倍,估值已充分反映未來三年高成長情境,對應若實際營收與毛利未能達成預期,將面臨雙重估值與基本面修正壓力。因此短線交易者應避免在估值高位追價,而應聚焦於財報更新、資本支出變動與新合約進展等短期驅動因子。

【美股研究報告】Oracle股價重挫近7%,AI大明星怎麼了?

 

長線與價值型投資人可逐步建立部位,但需耐心等待獲利兌現

對於具備 3 ~ 5 年以上投資視角的長線與價值型投資人,Oracle 提供一個與 AI 雲端基礎建設成長綁定的結構性機會。公司不僅與 OpenAI 建立穩固合作關係,亦持續拓展非單一客戶的雲端部署,加上在 AI 毛利結構上的優化具備潛在盈利彈性。隨著全球 AI 應用滲透率持續提升,Oracle 若能穩健執行資料中心部署、能耗管理與多雲策略,將具備擴大市佔的潛力。

然而,價值型投資人亦需留意 Oracle 過往非典型的重資本支出模式,未來將持續壓縮自由現金流,且雲端與 AI 建設為高度競爭市場,邊際報酬可能下降。因此,建議採分批布局、拉長觀察週期,並與 AI、資料中心、能源基礎建設等相關標的進行多元配置,以分散執行風險。

 

市場對 Oracle 的質疑不是「能不能」,而是「何時能」

總結而言,市場對 Oracle 的質疑並非否定其 AI 成長潛力,而是在高度樂觀預期下,懷疑其短期能否兌現目標。AI 雲端基礎建設的商業價值與毛利優化值得肯定,但投資人需具備時間耐性,等待成長曲線與訂單能見度進一步驗證。

對短線與波段投資人而言,現階段不宜追價,宜等待市場修正與訊息明朗;而長線與價值投資者則可趁市場回調之際,逐步布局,參與 AI 基礎設施中長期結構性成長機會。未來幾季的營收與訂單細節,將是 Oracle 能否真正跨越「願景落差」的試金石。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 緯穎(6669):主要AI伺服器 ODM 廠商,直接出貨 Oracle 資料中心設備。
  • 廣達(2382):旗下雲達具備與 Oracle 合作經驗,提供高效能 AI 伺服器。
  • 技嘉(2376):供應 AI GPU 板卡與伺服器整機,受惠資料中心升級潮。
  • 台達電(2308):提供資料中心電源與冷卻解決方案,隨 GPU 建置同步成長。
  • 雙鴻(3324):專攻高階伺服器散熱模組,切入 AI 液冷市場受關注。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Oracle與Meta策略結盟,2030年營收上看2,250億美元!

【美股焦點】Oracle雲端毛利下滑非警訊,而是AI投資的樂觀訊號!

【美股研究報告】甲骨文財報後暴漲三成!千億訂單開啟成長新曲線

【美股研究報告】Oracle股價重挫近7%,AI大明星怎麼了?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