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lygon基金會聯合創辦人Sandeep Nailwal警告,隨著數位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融合,加密貨幣產業正處於關鍵時刻。Polygon於2017年成立,前身為Matic Network,專注於解決以太坊的擴展限制,2021年改名為Polygon,現已成為數千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常用Web3架構。Nailwal認為,雖然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的合併對該產業來說是個利好轉折,但他對於缺乏經驗的玩家在不熟悉受監管市場的情況下處理大量資金表示擔憂,特別是在數位資產庫存(DATs)方面。
數位資產庫存的崛起
數位資產庫存(DATs)在2025年興起,發行方將庫存持有的資產代幣化或籌集資金以管理鏈上庫存,目標是獲得收益。這些DATs吸引了公眾和私人募資以及去SPAC途徑,帶來機構和散戶資金流入,但也引發結構性問題。Nailwal指出,加密貨幣一直是銀行體系的「極端對立面」,但在川普總統的強硬監管下,兩者的文化開始融合。
加密貨幣庫存蓬勃發展
目前,超過110家上市公司合計持有1370億美元的數位資產,其中比特幣的主導地位達到83.7%(1147億美元),30天交易量達到8873億美元。MicroStrategy是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擁有640,031枚比特幣,市值719億美元。主要礦商如Marathon Digital(MARA)和Riot Platforms(RIOT),以及Coinbase(COIN)等公司,仍然是該領域的主要機構玩家。特斯拉目前持有11,509枚比特幣,市值12.9億美元,而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擁有15,000枚比特幣,市值16.8億美元。Arkham Intelligence的數據證實了特斯拉的持有量,確認其相關鏈上錢包中約有11,500枚比特幣。
DATs的溢價與折價
Nailwal指出,早期的狂熱導致DATs在推出時出現溢價,隨後在某些工具中出現25%至30%的淨資產價值(NAV)折價,即使庫存中的代幣可以自由鑄造和交易。「DAT庫存中未鎖定的代幣以如此深的折價交易是不切實際的,」他說。「在穩定狀態下,它們應回到現貨價格。我認為這些DATs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代幣沒有什麼不同。」Nailwal表示,目前的折價只是暫時的變化。他認為,隨著市場成熟和流動性穩定,這些工具將更接近其真實價值。「我們看到的許多問題來自無知,而非惡意,」他說。「隨著行業增長,DATs和其他產品將演變成更穩定和有價值的金融工具。」與之前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不同,他聲稱新庫存將更好地結構化,與DeFi整合,並為機構和散戶投資人提供更穩定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