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信貸倒閉、聯準會貨幣工具調整,銀行與非銀行放貸成市場新風險焦點,主流信評遭遇重大考驗。
近期美國信用市場浮現新的不安因子,隨著次級汽車貸款業者Tricolor Holdings及高負債汽車零件商First Brands相繼倒閉,市場對信貸週期健康度的疑慮急速升溫。JPMorgan Chase(JPM)執行長Jamie Dimon在第三季法說會上直言,Tricolor倒閉使該行損失高達1.7億美元,並警告信貸環境多年的溫和向好已進入新階段,「看到一隻蟑螂就可能有更多隱藏在角落」。在Dimon看來,非銀行放貸盛行下,潛在風險可能被低估,尤其是私人信貸市場波動加劇時。CF O Jeremy Barnum進一步點出,非銀行放貸涵蓋領域極廣,其中向高風險次級汽車貸款業者放款與向千億美元資產經理人進行抵押型放貸根本無法混為一談。雖然部分私人信貸巨頭如BlackRock(BLK)旗下HPS Investment Partners仍維持整體債信品質,但Dimon坦言,一旦景氣反轉,某些類別的信用損失勢將高於長期平均。不同於銀行一向嚴格的徵審規範,部分非銀行陣營不透明或疑似欺詐,已被列為潛在金融穩定風險來源。
另一方面,聯準會(Federal Reserve)主席Jerome Powell近期釋出明確訊號,考慮終止三年來的量化緊縮(QT),即恢復部分央行債券再投資,意圖改善市場流動性及壓低借貸成本。由於美國失業率升至2021年來新高,Powell在10月14日全美商業經濟學會會議明示,過度收縮或致信用市場進一步緊繃。他強調,央行在兼顧物價與就業雙重目標時,已經越來越靠近需調整緊縮步調的臨界點。據CME FedWatch工具,市場預期10月29日再降息機率高達97%。如果Fed同時減緩或終止MBS(房貸擔保證券)縮表,根據PIMCO分析,光是暫停MBS月度縮減近180億美元,足以令房貸利率直接下調20~30個基點,效應不亞於一次全面降息。
美股銀行指標企業表現亦將成市場關鍵。Bank of America(BAC)、Morgan Stanley(MS)、PNC Financial(PNC)及Wells Fargo(WFC)近期財報表現獲分析師看好,主因是在信貸管控與核心獲利動能上仍展韌性。不過,隨著非銀行放貸規模擴大,金融股未來走向仍受市場信心及監管政策等多重因素牽動。對此,部分市場人士呼籲監理機構加強非銀行信貸風險披露與管理,以防系統性風險發生。
總體而言,隨著聯準會政策邊際調整、非銀行信貸生態衝擊,以及銀行自身信用曝險事件,投資人對美國信貸市場的警覺性逐步升高。未來若經濟下行或放款瑕疵層出不窮,可能加劇金融市場波動。展望接下來,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傳統銀行與新型信用機構的風險分隔,都將攸關美國資本市場長線穩定,值得持續觀察。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