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AI)成為市場焦點,基金經理人正密切關注第四季的市場動態。除了企業財報、地緣政治發展及央行決策外,這一季市場可能因投資人重新調整投資組合而面臨表現壓力及潛在市場波動。面對AI泡沫的討論,投資人如何在不錯失潛在4.8兆美元市場的情況下取得平衡呢?Rathbones投資策略主管John Wyn-Evans表示,儘管估值及政策不確定性讓人難以加碼風險資產,但也不想忽視強勁的動能及持續的收益增長。他指出,公司在風險上採取較中立的立場,但主要看好科技、醫療保健、媒體、工業及金融服務類股。
AI相關股票飆升引發泡沫疑慮
今年以來,特別是與AI相關的股票表現亮眼。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第三季上漲超過11%,年初至今漲幅約20%,並在十月創下新高。市場參與者及央行對於AI驅動的投資是否形成市場泡沫看法不一。英格蘭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飆升的股票估值發出警告,但高盛(Goldman Sachs)等銀行則認為市場尚未進入泡沫階段。Wellington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Derek Hynes表示,AI投資在經濟較弱的領域中發揮補充作用,但對此領域失去信心可能對金融狀況產生過大影響,需謹慎觀察。
AI股票動能強勁,但估值需警惕
Rathbone多資產團隊的基金經理Will Mcintosh-Whyte表示,「很難對AI相關股票下注」,因為動能依然強勁,且主要由收益支撐。他補充道,「我們對於持倉仍保持謹慎,並持續關注估值過高的風險」。Blue Whale Growth Fund的基金經理Stephen Yiu則對「壯麗七大」股票保持顯著低配,並在第二季賣出微軟(Microsoft)和Meta,但仍看好輝達(Nvidia)。他指出,許多大公司在AI上投入大量資金,但長期來看可能未必對投資人有利。他提到,微軟在Copilot上的訂閱收費,可能低於Office365,因為後者不需要支付給輝達的費用。
輝達成為AI市場的重要指標
企業在AI上的支出及收入將在財報季成為焦點,因為公司持續尋求效率提升,並建設如數據中心等急需的基礎設施。Wyn-Evans表示,所有目光將集中在AI資本支出及AI採用上,大家都在試圖分辨哪些公司能從中獲益。近期一系列AI交易引發關注,部分人擔心這些交易過於循環。例如,AI雲基礎設施公司CoreWeave與OpenAI及輝達(Nvidia)既是買方也是賣方。此外,隨著新創公司紛紛搶搭AI熱潮,競爭也在加劇。Mcintosh-Whyte補充道,「輝達將繼續成為AI交易的重要指標,我們也會關注超大規模公司的資本支出趨勢」。他還表示,將觀察軟體公司如何持續從AI機會中獲利,並保護自己免受市場變動的影響。Blue Whale Growth Fund的Yiu則關注於先進記憶體儲存,因為這是AI支出受益的領域。像是Seagate和Western Digital等公司專注於儲存和處理AI所需的海量數據,以及AI本身產生的大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