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AI晶片政策深化,主流科技巨擘Nvidia、Microsoft成全球供應鏈競爭關鍵,產業格局恐迎大變化。
在美國與中國不斷升溫的科技競爭下,全球AI晶片產業正遭逢巨大轉型壓力。近期,美國參議院通過《國家人工智慧保證存取與創新法案》(GAIN AI Act),要求如Nvidia(NASDAQ:NVDA)、Advanced Micro Devices(NASDAQ:AMD)等先進AI晶片製造商必須優先滿足國內客戶需求,方得出口晶片至中國等國。該法旨在鞏固美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競爭力,也直接牽動全球科技供應鏈布局。
這一立法舉措,既是對中國加強進口管控因應AI技術外流的回應,也是美國推動AI國本鎖定戰略的重要一環。中國近來積極加強Nvidia等美企AI處理器的進口執法,鼓勵本土科技業者減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力求自主發展AI算力及相關生態。然而,美中雙方的出口管制和供應鏈重組,反而加深了全球晶片緊張局勢,特別是在AI、大型數據中心和雲端運算的高速成長需求下,Nvidia面臨既要守住美國市場、又不可失國際訂單的兩難。
Microsoft(NASDAQ:MSFT)等美國科技巨擘,則利用政策利多,積極加碼自家AI佈局與雲端業務裝備升級。美國優先政策下,數以千計美企、中小型創新人才可望搶先取得頂尖AI算力,加速美國科技創新循環。不過,業界與相關公協會多數反對嚴格出口限制,警告恐打擊美國晶片商的全球競爭力,甚至削弱技術更新與財報表現。
Nvidia發表聲明批評「美國市場已是最大」,此番政策針對了一個「不存在的問題」。根據業界分析,即使美國晶片商短期內可受惠於內需優先,長期則恐面臨出口受阻、國際營收流失,以及中國科技龍頭迅速追趕本土AI晶片技術的雙重壓力。
反觀,中國政府出手加強美企AI晶片管控,意圖以此倒逼國內業者發展自主技術,對Nvidia提出多項進口合規新要求,並加速本地晶片自給率。中長期來看,這或將加速全球供應鏈分裂,並使原有跨國技術服務模式遭受挑戰。
總結上述,美中AI晶片出口管制與優先政策交錯,促使產業龍頭如Nvidia、Microsoft必須重新調整全球營運重心,尋求創新機會與避險策略。未來,若法案定案並生效,全球AI科技格局與競爭模式勢必迎來更劇烈重塑,台灣等半導體重鎮也將成為科技角力的關鍵受益者或挑戰者。投資人需緊盯政策動向與產業調整,以把握AI浪潮下的新成長新機遇。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