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NVDA)和微軟(MSFT)因AI產業合作擴大,股價年內屢創新高,華爾街看好獲利前景,但市場亦對「循環營收」結構產生新警覺,泡沫論再起。
人工智慧(AI)席捲全球,Nvidia(NVDA)和微軟(Microsoft,MSFT)成為美股科技大牛的領頭羊,再創市值巔峰。本周,高盛(Goldman Sachs)因Nvidia與OpenAI、Oracle等AI新創深度合作,看好其獲利動能及策略優勢,大幅調升目標價至210美元(本次上調自200美元)。華爾街主流券商維持「買入」評級,基準本益比推高至約35倍,並預估2027年Nvidia循環性AI合作營收占比約15%,隨著資料中心及新AI客戶群強勁擴張,長線利多明確。
Nvidia近期積極投資並向AI開發商如OpenAI提供資金,形成「循環營收」結構:這些AI新創既獲Nvidia青睞又回頭購買其GPU晶片。高盛認為此舉強化Nvidia CUDA生態系,有助鞏固其技術壁壘。然而,部分分析師指出,若產業資金流反覆於AI初創與硬體供應商間進行,恐產生「高度互相依賴」的泡沫現象,壓低估值乘數。無獨有偶,知名投資人Paul Tudor Jones及Peter Lynch都警告現階段AI題材的炒作與90年代網路泡沫相仿,循環性交易成隱憂。但CNBC知名分析師Jim Cramer反駁此觀點,認為AI革命尚處早期階段,Nvidia應被長期持有,市場不宜因悲觀論而輕易退場。
微軟(MSFT)則從Azure雲端業務不斷拓展與OpenAI等領導企業的合作,鞏固其AI雲服務領導地位。OpenAI最新發表的Apps SDK及ChatGPT與第三方軟體整合,預期進一步帶動微軟雲端生態系營收增長。Nvidia和微軟已成OpenAI AI運算的雙核心,資金與技術相互交織下,「循環投資」模式在AI供應鏈逐漸普及。
究竟AI產業是否將重蹈網路泡沫覆轍?目前大型券商與媒體意見分歧。部分認為產業本質由硬體、雲端算力及開發應用多元成長、需求扎實;亦有資深名人擔憂過於依賴單一資本流轉,市場結構失衡。統計顯示,OpenAI基礎建設2026年有望突破750億美元,由Oracle等夥伴投資資金挹注為主要動能,產業創新火種確實有機會延燒到多家美股權值公司。
總體而言,AI賽局下的美股科技巨頭擁有數據中心與演算能力雙優勢,市場估值再創新高。但「循環營收」與資本結構的風險仍需關注。未來投資人應在長多格局與泡沫爭議間審慎布局,既重視基本面成長,也不可忽略新型態資金流的潛在波動,AI主流股能否撐起美股新里程碑,仍待金融市場持續驗證。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