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積極推動多達30個產業的交易,目標是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取得政治勝利。根據消息來源,這些交易涉及多家被認為對國家或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公司,並可能提供關稅減免以換取讓步、收入保證或持股等形式的幫助。這些舉措旨在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強化關鍵產品的供應鏈,以及為政府財庫做出貢獻。
製藥公司面臨政府壓力
消息指出,製藥業者如禮來(Eli Lilly)和輝瑞(Pfizer)等公司正面臨白宮的頻繁聯繫,要求增加特定藥品的生產。川普總統近日宣布與輝瑞達成協議,將在降低藥品價格的同時,獲得進口藥品的關稅減免。這些交易的宣布通常會從白宮發布,以增加其政治影響力。
國際開發金融公司擴大角色
川普政府計畫依靠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來監督和資助這些交易。該機構的權限擴大提案已於6月提交給國會,將其融資能力從600億美元擴大至2500億美元,並成立股權基金以支持基礎設施、能源和供應鏈等關鍵部門。這些舉措被視為是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利益的一部分。
聯邦機構成為交易推手
川普政府內部的多位高層官員正積極參與交易的推動,包括商務部長和國防部副部長等。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負責監督大部分交易,他表示政府在提供資金時,會要求獲得公司股份。這樣的做法引發了部分企業的擔憂,擔心政策可能在未來幾年改變。
批評與支持並存
一些批評者認為,這種對私營企業的深度介入可能會破壞美國自由市場的精神,並讓政府在選擇贏家和輸家。儘管如此,川普政府認為這些股權持有並非意識形態的逆轉,而是降低戰略部門風險的務實工具,旨在確保納稅人的價值並恢復美國的製造業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