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多空訊息交雜,美股小幅收漲(2025.10.01)

【美股盤勢】多空訊息交雜,美股小幅收漲(2025.10.01)

大盤解析

延續市場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擔憂,美股期貨在亞洲與歐洲時段走低,帶動美股開低。雖然8月職缺數由721萬小幅回升至723萬,高於預期的718.5萬,但仍遠低於2022年高峰,不過離職率與裁員率均持平,反映勞動市場降溫但未惡化。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從97.8下滑至94.2,穩中透弱。盤中持續震盪,但尾盤低接買盤進場,最終美股主指全數收漲。
類股方面,醫療保健表現最為亮眼,創下自4月以來最佳表現。輝瑞(PFE)大漲6.8%,因同意調降部分藥價並承諾在美國投資700億美元,帶動禮來(LLY)上漲5.0%、Abbvie(ABBV)上攻3.8%、默克(MRK)走揚6.8%。
科技股續受資金青睞,半導體族群延續強勢,輝達(NVDA)上漲2.6%,主要受KeyBanc上調目標價推升,美光(MU)收紅2.1%,但英特爾(INTC)回跌2.7%。軟體股表現分化,Palantir(PLTR)上漲2.0%,惟賽富時(CRM)下跌3.3%、ServiceNow(NOW)回落2.2%。消費與能源族群承壓。飯店與餐飲類股走低,萬豪國際(MAR)下跌2.4%、星巴克(SBUX)下跌1.2%。能源板塊受油價疲弱拖累。
【美股盤勢】多空訊息交雜,美股小幅收漲(2025.10.01)
圖片來源:美股K線
【美股盤勢】多空訊息交雜,美股小幅收漲(2025.10.01)
圖片來源:Finviz

 

財報速覽

Nike 財報營收與獲利超預期,但假期銷售疲弱與關稅壓力恐拖累復甦動能

Nike (NKE) 公布2026財年第一季財報,營收與每股盈餘皆優於市場預期,展現轉型策略初步成果。然而,公司對假期季展望保守,並預警關稅成本高於原先估計。中國市場與Converse品牌表現持續疲弱,整體復甦仍充滿挑戰。Nike 雖然短期財報表現優異,但營運挑戰仍多,包括關稅成本升高、中國市場結構性壓力,以及直營與Converse業務疲軟。轉型需時間發酵,預期獲利將在壓力下逐步調整,復甦過程不會一路順風。

  • 營收與獲利雙雙超預期
    Nike 第1財季營收達 117.2 億美元,年增 1%,優於市場預期的 110 億美元;每股盈餘為 0.49 美元,也大幅超越預期的 0.27 美元。

  • 假期銷售展望保守
    公司預估第2財季營收將下滑低個位數百分比,符合市場預期的 3% 下降。若排除匯率利多,實際降幅恐更大,毛利率則預期下滑 3 至 3.75 個百分點。

  • 中國與Converse業務拖累整體表現
    中國市場營收年減 9%,Converse 銷售大幅下滑 27%,Nike 直營銷售亦下跌 4%。CEO 指出中國面臨結構性挑戰,需加大投資以清理庫存與優化市場布局。

  • 關稅成本超出預期,壓縮毛利率
    Nike 調升2026財年關稅預估成本至 15 億美元,將對毛利率造成 1.2 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高於6月預測的 10 億美元與 0.75 個百分點。

  • 組織重整與運動聚焦策略啟動
    Nike 將組織架構由性別分類改為以運動類別分組,並與 Skims 合作拓展女性市場。CEO 表示此舉有助於品牌創新與精準行銷,預期將提升長期增長潛力。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消費者信心低於預期,政府停擺恐引發數據空窗期與市場不確定性

美國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94.2,低於預期,反映民眾對經濟與就業前景的憂慮,尤其在聯邦政府面臨停擺之際。儘管勞動市場仍顯現韌性,但工作機會與民眾財務評估指標同步惡化。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情緒正進一步走弱,加深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若政府停擺延續,預期將導致統計數據中斷,進一步干擾聯準會決策與市場判斷。

  • 消費者信心創5個月新低
    Conference Board 指數從8月的97.8降至94.2,低於市場預期的96,創下自4月以來最低水準,並顯示對當前經濟情勢的觀感轉弱。

  • 就業市場指標現疲態
    「目前就業狀況」評估指數降至一年低點,表示工作「充足」的受訪者比例下滑至26.9%;美國8月職位空缺為723萬,年減42.2萬,反映企業招募意願走弱。

  • 離職率下降顯示就業信心下滑
    被視為勞工對換工作有信心指標的「主動離職」數據下滑7.5萬,顯示勞動市場動能減弱,員工轉職意願降低。

  • Fed 壓力增大,市場押注年底降息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指出就業需求可能明顯低於供給,增加失業風險;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於10月與12月各降息1碼,總計下調0.5個百分點。

  • 政府停擺恐引發數據斷層風險
    若預算僵局未解,BLS 等政府機構恐中斷資料發布,導致市場與Fed在無完整數據下做出決策,進一步放大不確定性與市場波動。

 

美國政府關門成定局,川普擬永久裁員引發經濟與勞動市場新風險

美國國會未能通過臨時支出法案,聯邦政府自10月1日凌晨起正式停擺。與以往不同,本次關門伴隨前總統川普威脅將部分被停職的聯邦員工永久裁員,引發市場對勞動市場與經濟前景的新一輪不確定性。聯準會與投資者恐將面臨關鍵經濟數據發布延遲,進一步擾亂貨幣政策與市場判斷。

  • 政府停擺正式啟動,75萬人遭停職
    國會無法達成預算共識,導致聯邦政府非必要部門關閉,預估約75萬名公務員被迫無薪停職,每日人事成本損失約4億美元。

  • 川普擬將停職轉為永久裁員
    川普公開表示將尋求機會「永久裁減」部分聯邦員工,若實施將對就業市場帶來結構性衝擊,與過往僅短暫政治僵局性質不同。

  • 經濟數據發布中斷,Fed決策受限
    勞工統計局(BLS)將暫停營運,包含非農就業、CPI、GDP 等關鍵經濟指標將延遲發布,Fed 恐需依賴私人機構數據進行利率判斷。

  • 公共服務大規模中斷
    郵政正常營運、社安與健保持續發放,但IRS五日後將啟動裁員、法院資金恐一週內耗盡;SBA 暫停核貸,FEMA裁員4,000人,災害應對能力受限。

  • 黨派對峙升溫,健保補助成焦點
    共和黨主張「乾淨預算案」,民主黨堅持納入延長ACA健保稅務補貼。兩黨互相指責,僵局短期內恐難化解,民眾保費恐大幅上升。

 

產業

輝瑞與川普政府達成藥價協議,美國處方藥市場迎來結構性變革

輝瑞 (PFE) 成為首家與川普政府達成「最惠國藥價」協議的製藥商,承諾將美國Medicaid藥價調降至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同水準,並換取關稅豁免與未來三年寬限期。此舉被視為藥價改革重大轉折點,不僅推升輝瑞股價逾6%,也帶動整體製藥板塊上揚。川普並宣布將於2026年推出名為「TrumpRx」的政府直售平台,預示藥品銷售模式將走向消費者導向。

  • 輝瑞承諾降低Medicaid藥價換取關稅豁免
    輝瑞將針對大多數初級照護藥物及部分專科藥,提供最高達85%、平均約50%的價格折扣。該協議包含三年免受藥品關稅衝擊的寬限期,前提為產品須轉回美國生產。

  • 推動「TrumpRx」直售平台轉型銷售通路
    川普政府宣布2026年上線TrumpRx網站,由輝瑞等藥廠直接向美國民眾銷售處方藥,藉此降低流通成本並增加透明度。

  • 製藥股全面上漲,投資人解讀為利多
    消息公布後,輝瑞、默克 (MRK)、Abbvie (ABBV)、禮來 (LLY)、Bristol-Myers Squibb (BMY) 等股價上漲2%至7%,市場解讀此舉僅限於Medicaid,對整體利潤影響有限。

  • 最惠國定價壓力擴大至其他藥廠
    川普已致函17家藥廠,要求提供與海外市場一致價格的承諾。輝瑞為首例,預期將有更多藥廠跟進,整體藥價體系或將重構。

  • 輝瑞承諾投資700億美元於美國本土研發與製造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輝瑞將加碼投入美國本土生產鏈,以符合免稅條件,也順應政府製造回流政策潮流。

 

個股

CoreWeave 與 Meta 簽下 140 億美元 AI 雲端基礎建設大單,AI 基礎服務供應鏈再升溫

雲端基礎設施供應商 CoreWeave (CRWV) 宣布與 Meta (META) 簽署總值 140 億美元的長期合作協議,供應雲端運算能力至 2031 年,並可延長至 2032 年。此為近期 AI 產業內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交易之一,標誌著生成式 AI 應用對運算資源需求持續擴大。消息公布後,CoreWeave 股價飆升 15%,並再次突顯由輝達 (NVDA) 技術驅動的基礎供應鏈熱度。

  • Meta 投入千億建構 AI 能力,拓展至消費性產品
    本次合作涵蓋輝達最新 GB300 系統,強化 Meta 對 AI 運算能力的掌握,支援包括智慧眼鏡等新產品;顯示 Meta 正從社群平台轉向硬體與 AI 基礎技術投入。

  • CoreWeave 擴大客戶組合,突破對微軟依賴
    繼與微軟 (MSFT) 和 OpenAI 簽訂多項雲端協議後,Meta 成為又一長約客戶,有助 CoreWeave 提高資料中心利用率、降低客戶集中風險。

  • AI 基礎設施估值持續攀高,引發泡沫疑慮
    CoreWeave 最新估值達 600 億美元,產業內部彼此投資、彼此簽約的「循環資金流」模式引發市場對估值泡沫的警覺。

  • AI 應用加速普及,基礎資源競爭白熱化
    隨著各大科技企業投入數百億美元建置 AI 能力,雲端運算資源成為新一輪科技軍備競賽核心,供應商如 CoreWeave 成為關鍵受益者。

  • 產業格局向後端基礎供應鏈傾斜
    由輝達提供晶片、CoreWeave建構資料中心、Meta應用於終端服務的三段式結構逐漸成型,顯示 AI 價值鏈重心正由應用前端轉向運算基礎設施。

 

放大鏡觀點

如昨日所說,美股在進入十月財報季前,主要催化劑將落在總經數據的變化上,如果數據表現比市場預期來得強勁,短期將壓抑降息期待而阻礙評價上行,但中長線企業整體獲利可望受惠經濟穩健而繼續成長,支撐牛市發展。展望本週,投資人應關注今日9月ISM製造業指數、週五9月非農及失業率、9月ISM服務業指數。個股方面,特斯拉(TSLA)將在10/2公布25Q3交車數據,對其股價將有一定程度影響,建議投資人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美光HBM動能點火,財測若再上修股價劍指200

【美股動態】輝達AI供應鏈再上修,超大單續推市值破四點五兆美元

【美股盤勢】多空訊息交雜,美股小幅收漲(2025.10.01)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