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大藥廠因英國NHS的藥品定價問題暫停擴張計畫,業界呼籲政府改善生技產業環境。
隨著英國與大型製藥公司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Eli Lilly執行長Dave Ricks直言英國是“歐洲最糟糕的藥品市場”。此番言論出現在數家藥企宣佈撤回投資計劃後,包括AstraZeneca和Merck等知名企業。AstraZeneca於本月宣佈暫停200百萬英鎊的劍橋研究中心擴建計畫,而Merck則決定將倫敦的研究業務轉移至美國。
根據統計,英國在藥品上的支出從十年前的15%下降至9%,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的14%-20%。這一現象部分源於NHS對於仿製藥的依賴,並且政府還透過NICE機構評估藥品的臨床及成本效益。然而,當藥品價格過高時,即使其療效優於替代品,也可能不被推薦使用。
此外,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壓力也影響了製藥公司的決策,尤其是在即將實施的100%進口稅政策下,小型藥企面臨更大的挑戰。許多專家認為,雖然藥品價格調整是必要的,但政府應考慮更多因素來吸引私人投資,如稅收激勵、公共資金支援和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英國如何平衡藥品定價與醫療預算將成為焦點,否則可能會導致經濟和就業受損。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