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高估值成為新常態,市場結構變化驅動

權知道

權知道

  • 2025-09-29 18:33
  • 更新:2025-09-29 18:33
美股高估值成為新常態,市場結構變化驅動

近期,標普500指數(S&P 500, ^GSPC)接近歷史高點,估值水平達到自網路泡沫以來的高位。這一現象促使華爾街策略師重新思考當前市場的「正常」狀態。美國銀行的股票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在客戶報告中指出,或許我們應該將當前的估值倍數視為新常態,而非期待回歸過去的平均值。這一觀點反映出華爾街在人工智慧加速採用和穩健盈餘增長推動下的整體調整。

科技巨頭主導市場,估值合理性提升

CFRA Research的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儘管目前的估值相較於長期平均值仍然偏高,但若以過去五年為基準來衡量,這些估值顯得更為合理。過去20年,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較長期平均值高出約40%,但在科技巨頭主導市值和盈餘增長的五年間,這一溢價縮小至個位數範圍。這意味著,從長期視角看似昂貴的估值,在當前以科技為驅動的市場結構中可能更為合理。

聯準會主席談市場估值,歷史教訓值得借鑒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近期承認市場估值「相當高」,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主席葛林斯潘於1996年的「非理性繁榮」演講。當時,市場在警告後仍持續上漲多年,這提醒投資人,試圖預測市場高點可能會錯失重大漲幅。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Barry Ritholtz警告,猜測市場高點的風險很大,因為在葛林斯潘的警告後,納斯達克指數在最終崩盤前上漲了五倍。

企業盈餘增長支撐高估值,市場泡沫風險不大

市場資深人士Ed Yardeni指出,儘管當前的估值水平較高,但企業盈餘基本上與股價同步增長。例如,科技(XLK)和通信服務(XLC)類股如今佔標普500市值的44%,並貢獻37%的指數盈餘。第三季度的盈餘和收入預測也達到新高。其他華爾街人士同意,儘管估值看似緊張,但目前的市場狀況並不意味著泡沫。

經濟基本面強勁,市場回跌或成買入機會

Cetera Financial Group的首席投資官Gene Goldman表示,市場近期表現出色,預計可能會有3%至5%的回跌,但這將是買入機會。他指出,強勁的GDP增長、穩健的消費支出和市場外的閒置資金為股市提供了支撐。他認為,沒有經濟衰退就不會有熊市,經濟狀況看起來相當不錯。相反,投資人追逐年終表現可能導致市場「融漲」,而非崩盤。隨著2026年的盈餘預期保持強勁,聯準會降息擴大市場參與,股市可能會持續高位。

文章相關股票
權知道

權知道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