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紡織股王儒鴻(1476)再度引起市場關注,其股價在台股大盤指數創新高之際,盤中一度突破427元,漲幅超過4%,最終收在420元,上漲10元。這一漲勢主要受到三大法人的買超支持,尤其是投信的積極買入,單日買超超過百張,使得儒鴻在紡織族群中表現尤為突出。
儒鴻營運逐步向上,訂單回流成關鍵
儒鴻今年的營運展望逐漸明朗,法人指出,成衣產業的基本面正在改善,關稅和匯率的負面影響正逐步消化,訂單有望陸續回流。儒鴻第三季的營收預計能夠維持在30億元以上,單季營收有望突破90億元大關。此外,毛利率也有望提高,這得益於新產品以新匯率報價,以及公司積極提升新產品占比,這些舉措都有助於降低匯率的影響。
市場需求回穩,儒鴻迎來新機遇
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明朗化,品牌客戶開始積極補庫存,市場需求逐步回穩,這為成衣產業帶來了新的景氣。儒鴻展望第四季,市場預計將與第三季持平,但仍需關注Holiday Season的銷售狀況。若終端市場表現良好,品牌客戶可能會釋出更多追加訂單,這將進一步推動儒鴻的業績增長。
客戶結構多元化,儒鴻風險分散
儒鴻強調,目前的拉貨與訂單進度均在預期之內,並未出現下修風險。儘管大客戶Lululemon近期的財報不如預期並下修全年展望,但儒鴻來自Lululemon的訂單仍然穩定,未見下修情況。由於儒鴻的客戶結構多元化,因此不會因單一客戶的業績波動而受到重大影響,這為公司提供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