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貨幣持續獲得主流關注,惡意軟體鎖定求職者與新手投資者,數位資產安全問題再度成焦點。攻擊技術進化與產業風險齊升,市場前景需關注政策、技術雙管齊下防禦。
加密貨幣市場正值關鍵轉型時期,投資人除需面對波動性的資本市場,更遭遇日益複雜的資安威脅。近期,蘋果(AAPL)裝置管理及資訊安全商Mosyle揭露新一波名為ModStealer的惡意程式,專門鎖定MacOS、Windows及Linux環境,盜取密碼、私鑰等虛擬錢包敏感資訊。該惡意程式尤其以攻擊開發職缺應徵者為主,大量透過假冒職缺廣告擴散,令原本安全意識不高的技術人才成為新獵物。
值得注意的是,ModStealer滲透並可長期隱形於設備內,憑藉蘋果launchtl工具在macOS作為LaunchAgent運作,繞過傳統防毒偵測。其複雜的攻擊手法包括瀏覽器擴充程式(涵蓋Safari)盜取私鑰,抽取剪貼簿與螢幕資料,甚至遠端執行惡意代碼,駭客幾可完全操控受害者裝置。Mosyle分析指出,這類Malware-as-a-Service模式,讓原本技術相對薄弱的網絡犯罪分子也能輕易發動攻擊,顯現產業安全防線已非單靠簽章式偵測可抵禦。
加密產業近期接連經歷供應鏈工具遭駭、智能合約惡意包藏等事件,造成資產遭竊的風險上升,例如早前JavaScript供應鏈感染事件雖損失僅約千美元,卻暴露整體產業潛在隱憂。ReversingLabs發現,攻擊者也逐漸將惡意軟體包裝進Ethereum智能合約,以竊取開發者資產和機敏資訊。隨投資人、機構(如Coinbase、ABTC等)資金不斷湧入,市場吸引力成為雙面刃,既推升產業價值也增加攻擊目標。
網路安全專業人士呼籲,企業與個人投資者須加強行為式防禦與持續監控,因對新型惡意程式傳統簽名防線常形同虛設。此外,對於美國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如同Eric Trump所言,若利率下修將刺激投資人流向高風險資產,加密貨幣像比特幣(BTC-USD)則有機會再度暴衝,但金融市場景氣疲弱或反而成為不定時炸彈。
綜合觀點,目前加密貨幣安全挑戰已超越技術層面,逐漸牽涉到國際基礎建設(如惡意資料流向不同國家),甚至融入全球政策協作。產業需要大型平台及新創團隊加強資安技術創新,並配合法規強化投資人教育,否則隨資產規模膨脹,任何小型漏洞都可能成為巨額損失的導火線。展望未來,數位資產安全將是加密產業長期競爭力關鍵,也是投資人選擇美股加密相關資產如AAPL(Apple)、COIN(Coinbase)、ABTC(American Bitcoin)等時必須評估的核心因素。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