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價值投資起步,卻在風暴中慘敗
Beauty53 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工學院,是校內投資社社長,自大學時期起便熱衷研究小型成長股,尤其深受基本面投資大師費雪的啟發。他相信透過深入理解產品與營運邏輯,就能挖掘未來的大黑馬。
但進入市場後,他的第一場考驗,就是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IMF 危機)。在國家銀行體系崩解的當下,小公司首當其衝,而他的操作也因此全面慘敗,不僅失去所有本金,也結束了長期交往的感情。
這場挫折,讓他開始反思:「難道我過去所學的一切,是錯的嗎?」
二、從失敗中尋找方法,轉向技術與趨勢操作
在論壇上,他遇到一位交易前輩,正式開啟對技術分析與順勢操作的學習。這段歷程,也成為這本書的核心:如何在市場裡找到方向,建立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
他重新定義了什麼是「投資」與「交易」:
⭐投資 是基於長期願景,超脫短期波動,像是買進一家公司並長期持有。
⭐交易 則是從短期行情波動中獲利,必須緊盯市場、快速反應,這也是他後來真正投入的方向。
這本書,就是寫給「交易人」看的。他明白地說:「如果你是想投資,那就合上這本書吧。因為這是一本關於交易與紀律的教科書。」
三、交易人必備的三種態度:不是你厲害,是市場獎勵你
書中提到,一位優秀的趨勢交易者,必須具備三個正確的態度:
✅獲利與虧損來自市場,而非你個人的聰明或他人的愚蠢
✅交易不是賭博,而是一門「有紀律的科學」
✅必須清楚區分你在面對的是哪一種行情
這段話也讓我深有同感。對我來說,⭐市場的獎勵從來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你有沒有把該做的事情──盤前規劃、進場執行、風險控制──做對。
四、行情有四種,你要選擇擅長的那一種
作者將市場行情分為四類:
牛市(明確上漲)
熊市(明確下跌)
震盪(方向不明、波動大)
盤整(小區間震盪)
✅他提醒我們:「你不能每種都做。你要知道你自己擅長哪一種行情。」
大多數散戶習慣在盤整行情中賺錢,因為波動小、進出頻繁。但一旦盤整轉為趨勢,往往就會「上錯車」或「來不及上車」,這正是散戶最常虧損的地方。
五、師徒三年計畫:只做一件事、只學一種商品
這段故事也非常值得借鏡:
他的老師規定他「前三年只做選擇權的買方交易」,每次出手金額不得超過 100 萬韓元(約台幣 2 萬多),只能做波段,不可做當沖。
第一年──全數虧損
第二年改做超短線──虧得更快
第三年專心日內沖銷,年獲利達 50 倍
這一年的成果,才讓他順利升級到「可以做期貨交易」,接著再用五個月將本金再翻四倍。
✅這背後的核心概念不是資金放大,而是「控制風險的練習密度」。學習交易不靠一次成功,而是靠規則與紀律反覆練習,直到內化。
小結|市場能給,也能收回──找到你適合的那條路
Beauty53 在書裡沒有賣弄技巧,也不鼓吹暴利。他透過自己三年蛻變的實戰過程,告訴我們一件事:
✅「交易不是看對方向就會賺錢,而是看你能不能長期做對行為。」
他的故事也讓我想起自己當年剛學交易的過程——從每天三小時盯盤,到只選擇有依據的進場訊號,再到用紀律取代情緒,每一步都不容易,但都值得。
下一篇我們將進入本書的實戰篇章,看看他如何用「順勢追蹤策略」建構獲利架構,以及他在操作中最核心的判斷原則。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