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輝達逆風收紅,GTC前景成焦點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09 06:30
  • 更新:2025-09-09 06:30
【美股動態】輝達逆風收紅,GTC前景成焦點

逆風收紅,市場押注GTC催化

Nvidia(輝達)(NVDA)週一在競爭升溫與目標價下修的雙重壓力下仍收高,收在167.02美元,上漲0.77%,盤中一度漲近2%。花旗將目標價自210美元下調至200美元,理由是Broadcom(博通)(AVGO)在AI處理器的推進速度加快,對輝達長期銷售形成變數。不過資金並未撤離,投資人將目光集中在10月28日GTC大會,由執行長黃仁勳主講的主題演講可望提供新產品、供應節奏與財測線索,成為下一步走勢的關鍵催化。

博通加速進場,客製化XPU壓力浮現

花旗指出,博通近期釋出的XPU晶片年增動能優於先前預期,若雲端客戶加速導入客製化/共同設計方案,輝達2026年GPU銷售恐面臨最多約120億美元的下行風險。對資料中心加速器版圖而言,這代表雲端業者在成本、能效與供應可得性之間更積極權衡。短線看來,基本面支撐仍在,但中長期競爭環境確實更為嚴峻,市場給予的估值溢酬將愈發取決於輝達能否鞏固軟硬體一體的平台優勢。

軟硬整合仍是護城河,生態系黏著度高

輝達的核心優勢在於軟體到硬體的整合與生態系深度,包括CUDA開發工具鏈、NVLink與InfiniBand網通堆疊,以及由GPU、網卡、機櫃到伺服器的整機平台策略。這種自上而下的系統最佳化,使其在AI訓練與推論工作負載上維持高效能與可擴充性,提升客戶遷移成本。即便客製化加速器興起,輝達的軟體生態與廣泛的模型、框架適配仍是中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營運體質強健,GTC將釐清Blackwell節奏

資料中心業務是營收與獲利的主引擎,產品涵蓋H系列與Blackwell平台、網通與加速庫,並延伸至企業私有雲、邊緣AI與車用合作。近幾季公司維持高毛利結構與強勁現金流,得以擴充供應鏈與產能配置。市場聚焦GTC是否更新Blackwell量產與交期、軟體路線圖及整機方案,並進一步界定下一財季至明年的出貨與毛利走勢。若供需平衡改善與產品組合優化,將有助維持高檔獲利能力。

高層減持引關注,但並未動搖多頭結構

監管申報顯示,董事Dawn Hudson以平均每股170.90美元賣出9萬股,套現約4,550萬美元,持股減少約兩成。過去三個月輝達股價已上漲21%,高層逢高調節在科技權值股並不罕見,且單一筆賣股對總流通股數影響有限。短線來看,內部人賣出可能牽動情緒,但週一股價仍收紅,顯示資金仍以基本面與即將到來的產品/財測更新為依歸。

政策變數猶存,中國銷售許可是最大外卡

據媒體報導,黃仁勳下週將隨川普總統出訪英國,外界解讀為持續經營政策關係、爭取對中國銷售許可的動作。先前在出口管制收緊後,輝達一度不得不取消可能單季達80億美元規模的H20訂單,後續傳出取得H20出口豁免並視情勢本季可望銷售約50億美元,但美方是否抽取一定比例收益仍未最終定案。公司現著重於為Blackwell世代爭取新的輸華許可,若能部分恢復供應,中國市場將提供額外需求緩衝;反之,政策拉鋸將持續帶來指引與估值的不確定性。

產業資本開支續旺,客製化與通用方案並進

雲端服務商對AI基礎設施的資本開支維持高檔,推動加速器、先進封裝與高頻寬記憶體需求同步擴張。另一方面,客製化XPU與自研晶片浪潮成形,博通與雲端業者合作加深,Advanced Micro Devices(超微)(AMD)亦積極擴張市佔。長線來看,AI運算的總體可服務市場仍在擴大,足以容納多家供應商,但份額變化可能加劇價格與毛利的拉扯,軟體生態與平台效率將成為差異化核心。

技術面震盪加大,消息面主導短線節奏

就技術面觀察,近三個月輝達走勢明顯領先大盤,週一收在167.02美元,市場關注170美元上方的短線壓力測試與155至160美元區間的回測支撐。近來利多與利空交錯,使成交量在消息催化日放大,波動度上升。基本面與產業面訊息將持續主導評價倍數變化,尤其是競爭者產品時程、雲端客戶採購節奏與政策訊息的即時變動。

結論先行之後,關鍵變數集中在產品與政策

綜合而論,輝達短線仍受基本面與生態系優勢支撐,但面對博通加速切入與客製化趨勢擴散,長期成長軌跡需靠Blackwell世代的性能/能效與軟體堆疊持續領先來守住估值溢酬。投資人後續應緊盯10月28日GTC的大方向,包括新產品時程、供應瓶頸緩解、軟體與網通整合策略,以及對中國銷售許可的最新進展;任何超預期的指引或政策突破,皆可能成為股價的下一個轉折點。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輝達資金湧向AI新創,需求韌性未改

【美股動態】輝達一兆美元營收野心,AI基建點火

【美股動態】輝達失守關鍵價位,空頭伺機下探支撐

【美股動態】輝達逆風收紅,GTC前景成焦點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