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AI相關大型科技股出現明顯調整,Nvidia(NVDA)及Microsoft(MSFT)等市場焦點企業估值壓力升高,券商及分析師呼籲投資人審慎面對科技板塊過熱現象。
近一週美股市場出現明顯震盪,科技產業尤其受到關注。重點AI企業如Nvidia(NVDA)在財報後遭到投資人重新評價,股價於五個交易日內下跌達6%;Microsoft(MSFT)則因市場情緒及宏觀經濟變數壓力,亦成關注焦點。此一調整反映出美股AI板塊估值過高所帶來的敏感度,券商與機構投資人開始質疑科技企業獲利成長能否匹配高昂市值。
背景上,自去年AI概念起飛後,Nvidia、Microsoft等擴大雲端及人工智慧布局,市值急速飆漲。然而,隨著最近美國失業率上升、消費動能放緩,加上Fed降息預期升高,市場資金逐漸轉向防禦型資產,成長股首當其衝。尤其AI應用究竟能在短期帶來多少生產力提升,已引發研究機構與產業主管反覆討論。近期MIT報告及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也對AI產業泡沫提出警訊,加深了投資人謹慎態度。
券商觀點顯示,近期科技板塊利空消息使投資人「逢低進場」的風險意識提升,尤其當漲幅已高於產業平均成長,任何一點財報不及預期即可能造成股價大幅修正。Keith Lerner(Truist)指出,科技業財務結構穩健、槓桿低,也使降息未必能立即推升其估值。再者,市場對AI需求的真實成長步伐持保留意見,部分業者如C3.ai(AI)財報失利、營運前景轉弱,更加劇了整體類股回檔壓力。
過去一年AI板塊強勢不容置疑,但近來「漲多即高位震盪」成趨勢,即使主流企業如Nvidia與Microsoft財報不差,只要失去驚喜就面臨拋售。與此同時,消費者情緒轉向保守,美國就業數據轉弱,企業資本支出可能趨於保守,對科技股估值尤為不利。
部分機構仍看好長期AI產業前景,認為短期修正有助洗牌,促使企業更著重基本面和獲利能力。惟反對者強調,若經濟復甦緩慢,且AI落地效益不如預期,估值面漲勢恐難持續。投資人大多認為,科技股將進入「選股不選類股」時期,須嚴格審視個股財報及實質成長性。
展望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AI商業化及生產力落地進展,同時評估各企業估值是否已反映合理預期。Nvidia、Microsoft等科技巨頭的後續動向,勢必牽動整體板塊資金流向。投資人現階段宜採保守策略,審慎評估企業基本面與景氣週期,以因應科技股高波動年代下的投資挑戰。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