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對美國消費者與企業影響加劇
近期關稅政策的變動已對美國消費者與企業產生顯著影響。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研究報告,2025年新關稅中有61%至80%已經反映在6月的核心商品消費價格上。這一現象顯示,關稅成本主要由消費者承擔,進一步推高了美國國內的通膨壓力。
關稅政策對特定產業的影響
關稅政策對不同產業的影響存在差異。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為例,該公司因亞洲國家對其產品的強勁需求而能夠抵禦美國關稅的衝擊。公司執行長Magda Chambriard指出,印度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需求使其在貿易戰中處於有利地位。此外,全球製藥商也在加速擴大美國的生產能力,以應對潛在的藥品進口關稅威脅。像是羅氏、阿斯特捷利康、賽諾菲等公司已經開始調整生產和庫存策略,確保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製藥業因應關稅挑戰的策略
面對潛在的關稅挑戰,製藥業者已經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羅氏計劃投資超過7億美元在北卡羅來納州建立新藥廠,以增強其美國製造能力。阿斯特捷利康則開始技術轉移並管理2025年的庫存,以降低關稅影響。賽諾菲則透過直接投資及與其他美國製造商的合作來擴大其美國製造能力。這些策略表明,製藥公司正努力減少關稅對其業務的長期影響。
科技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在科技領域,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因關稅相關擔憂在近期的投資者活動中表現不佳,股價下跌約7%。該公司製造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受到關稅影響,引發市場對其未來盈利能力的擔憂。這一情況反映出科技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公司的供應鏈和成本結構可能受到擠壓。
投資人情緒與市場預期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了投資人的擔憂,市場預期也因此受到影響。許多分析師認為,隨著關稅成本的上升,企業利潤空間可能進一步縮小,尤其是對那些依賴進口原材料或產品的企業而言。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各企業的應對策略以及政策變動對市場的長期影響,以調整投資組合。
未來展望與投資策略調整
展望未來,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走向及其對全球貿易的影響。隨著各國之間的貿易談判進一步展開,關稅政策可能出現新的變數。投資人應考慮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採取更靈活的投資策略,並評估企業的全球佈局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以期在動盪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整體而言,關稅政策的變動對美股市場的影響深遠,投資人需謹慎應對,並根據最新的市場動態調整投資策略,以期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獲取穩定收益。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