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儒鴻(1476)宣布其營運谷底已過,並在出貨展望保持樂觀的情況下,持續推出新品。根據最新財報數據,儒鴻今年第二季營收達97.1億元,季增3.7%;但稅後純益僅為6億元,季減64.2%,年減65.3%,每股純益(EPS)為2.19元。主要原因是匯率波動導致原物料成本增加及高額匯損。不過,儒鴻預計8月毛利率將有所回升,因原物料採購批次的成本影響將逐漸消退。
新品推出與訂單展望
儒鴻持續推出新品,並且在出貨量上表現強勁。公司預計關稅影響將逐漸減少,法人表示,目前感恩節及耶誕節的訂單並未出現下修,表現優於預期,訂單能見度恢復至六個月,部分訂單已排至2026年1、2月。這顯示儒鴻在市場上的需求仍然穩定,並且有望在未來數月內維持良好的出貨表現。
股價表現與市場反應
在股價方面,儒鴻的表現受到市場關注。儘管第二季的獲利不如預期,但市場對其未來展望持樂觀態度。權證券商建議,看好儒鴻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利用價外20%以內、可操作天期120天以上的商品進行投資。然而,投資人仍需注意市場風險,審慎操作。
未來關注重點
儒鴻未來的關鍵觀察點包括新品推出的市場接受度及毛利率的回升幅度。此外,匯率波動及原物料成本的變化仍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因素。投資人應持續追蹤儒鴻的訂單能見度及市場需求變化,以便做出更為精準的投資決策。
文章相關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