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時期主要“緊急關稅”違法,將影響數百億美元出口進口及政府財政,企業策略與資本市場反映高度不確定性。
近期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決,推翻川普(Donald Trump)以1977年國家緊急法令所加諸的大多數進口關稅,震撼美國政商界。川普政府主張這些關稅是維持美國經濟安全和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但法院認定動用此緊急權限超過法律授權,恐讓數百億美元的貿易稅即將失效。川普本人對此強烈反彈,警告法院判決如付諸實施,將導致「1929年式經濟災難」,但主流經濟學者對於此一說法多持質疑態度,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仍健康。
事實上,目前美股指數仍接近歷史高點,就業數據展望佳,消費及企業投資動能並無明顯衰退。儘管如此,這項裁決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讓企業和跨國供應鏈難以擬定中長期策略,特別在美國總統大選年爭議性更高。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評估,除非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介入推翻原判,否則這些關稅最晚將於明年夏天全部撤除,美國政府須一次性退還數百億美元原已收取的緊急關稅。此舉有可能迫使財政部大量發行美國國債,推升利率,進而對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壓力。
另一方面,法院裁決僅涉及「緊急名義」關稅,川普政府多數自去年推動的鋼鐵、鋁、汽車和零件等特定產業“部門性關稅”仍有法律依據未受影響。華府政治圈觀察認為,川普陣營必將尋求各類法源和行政手段,盡可能延續其貿易攻勢,企業界未來仍需持續面對關稅政策的多重變數。
以科技產業及大型企業如NVIDIA(NVDA)、微軟(Microsoft, MSFT)為例,國際供應鏈高度仰賴自由貿易與穩定關稅環境。一旦重大關稅政策快速退場,將產生成本結構、資本配置及併購策略劇烈變動。美國進口商則隨時需重新布局亞洲及跨太平洋的採購政策,轉向避開不確定性的替代方案,使全球市場進一步碎片化,同時推升短期波動。
儘管川普政府誇大危機,以爭取最高法院介入,但現實面上,已收取的巨額關稅退還、財政操作調整及商業信心受挫,都是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尤其一旦利率攀升,將直接衝擊美股資金成本指標,包括高科技族群(NVDA, MSFT)與出口型產業。
總結而言,川普主導的貿易關稅政策因法律爭議遭遇重大逆風,儘管大衆尚未預期爆發金融危機,但政策變動必然促使企業與投資人更謹慎應對,留意美國最高法院最終裁決、政府財政退還機制及貿易格局重整的長期效應。各方預期今年下半年,隨著判決及選舉變數浮現,資本市場波動勢必加劇,企業策略需要隨時調整以因應不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