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微軟AI擴產未歇供應商暴跌反映恐慌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02 06:05
  • 更新:2025-09-02 06:05
【美股動態】微軟AI擴產未歇供應商暴跌反映恐慌

AI資本支出脈動未變,微軟長多結構穩固

Microsoft(微軟)(MSFT)在供應鏈短線劇震中維持相對平穩,收在509.64美元,微幅下跌0.58%。關鍵訊號來自Marvell Technology(邁威爾科技)(MRVL)財報數據顯示資料中心與AI需求仍強,市場賣壓主要反映對代工循環與預期差的情緒性反應,非趨勢逆轉。對微軟而言,AI與雲端擴產節奏並未出現實質降溫跡象,長期成長軌道不變。

供應商數據強而有力,資料中心訂單仍在高檔

邁威爾本季營收首度突破20億美元,年增58%,資料中心營收約15億美元、占比近四分之三,清楚對應超大規模客戶的AI基礎設施拉貨。公司毛利12億美元,非GAAP毛利率59.4%,調整後淨利5.855億美元,年增超過一倍,營運槓桿改善明顯。管理層預估下季營收約20.6億美元,中位數年增36%。雖然因小幅低於華爾街營收共識與對代工循環的疑慮,股價單日重挫近18%,但多數分析指出其估值低於歷史與產業均值,基本面仍受AI與網通趨勢支撐。

供應鏈拉貨指向同樣的答案,微軟AI擴容延續

邁威爾將成長主引擎鎖定資料中心AI網路與加速器相關晶片,反映超大規模雲端客戶持續投入。在此結構下,身為主要客戶之一的微軟可望延續對GPU、以太網交換器、高速SerDes與先進封裝等關鍵元件的採購,為Azure AI工作負載與推論能力擴容鋪路。供應端的年增動能與財測並未轉弱,提供微軟未來數季運能開出的實證背書。

商業化路徑更明確,Azure與Copilot成為變現雙引擎

微軟的營收主軸持續朝高毛利、可預期的雲端與SaaS靠攏。Azure受惠企業導入生成式AI應用,帶動運算與儲存的用量成長;Copilot在Microsoft 365、GitHub與安全產品線的滲透提升,單一客戶的每用戶貢獻度上升。AI模型推論越貼近企業場景,雲端消耗與授權收入的聯動越強,提供營收質量與可見度,並強化訂閱型現金流的韌性。

資本開支居高但財務承受力強,軟體毛利吸收波動

AI時代的資料中心投資密集度高,短期折舊與電力成本上升在所難免。然而微軟以高現金流與龐大淨現金部位提供安全緩衝,軟體與雲端服務的高毛利結構能吸收硬體循環帶來的毛利率波動。持續的股票回購與股利政策亦展現資本配置紀律,有助平衡擴產與股東報酬。

自研加外購雙軌前進,供應風險被動態對沖

微軟同時推進自研加速器與CPU,並與輝達、邁威爾等關鍵供應商深化合作,形成多供應來源、多架構的彈性組合。自研與外購雙軌可在不同世代產品間優化成本、效能與供應確定性,降低單一元件或製程瓶頸對時程的衝擊,支撐多年期擴產計畫的可執行性。

風險仍在需求斜率與代工循環,短線波動需承受

若超大規模客戶的AI投資報酬率低於預期,採購節奏可能階段性放緩;代工產能與良率變化亦會牽動交期與成本結構。此外,資料中心電力與基礎設施取得進度可能成為非半導體面向的關鍵變數。這些因素將影響微軟短期成本曲線與擴產節奏,但不改長期向AI與雲端傾斜的產業趨勢。

產業處於多年度升級周期,網路與記憶體同步受惠

從機櫃到機房層級的架構升級正加速推進,高速以太網400G向800G過渡,網通晶片、光通訊、先進封裝與HBM記憶體鏈條共振上行。企業數據與生成式AI的結合擴大雲端工作負載,微軟在企業軟體堆疊與雲端平台的深度整合,使其在遷移與擴展過程具備明顯議價與交叉銷售優勢。

消息面雜音多於實質轉弱,分析機構對供應鏈仍偏正向

儘管邁威爾小幅失守市場預期,分析師對其中長期看法未變,36家機構的平均目標價為88.42美元,高估值區間135美元、低估值區間64.31美元,較現價62.87美元的平均上行空間達40.65%。GuruFocus估算的一年期GF Value為98.65美元,上行空間約56.92%。供應鏈的估值支撐間接穩定市場對超大規模客戶資本支出延續性的信心,對微軟情緒面屬偏正向。

股價震盪中繼為主,基本面仍主導中長期走勢

微軟股價今年以來維持多頭結構,近兩周在500美元關卡附近高檔震盪。短線題材多由供應鏈數據驅動,消息面敏感度高,量能放大時易出現波段差價與回測,但中長期仍由雲端與AI的基本面主導。技術面留意500附近的心理支撐與前高區間的供需變化,量縮守穩有利後續走勢。

營運與財測觀察重點,聚焦AI負載轉化為可重複收入

後續重點在於Azure AI工作負載帶動的消耗成長、Copilot續訂率與企業用戶擴張,並觀察AI服務對總體毛利率與雲端營收增速的拉動。若資料中心擴容順利與單位算力成本持續下行,AI應用的經濟性將進一步改善,有望推升微軟對全年成長與資本開支的可見度。

投資結論,供應鏈短空不改微軟長多

綜合而論,邁威爾財報與財測顯示AI與資料中心需求仍強,股價暴跌更像是對預期差與代工循環的情緒性修正。對微軟而言,雲端與AI商業化路徑清晰、財務體質穩健、自研與外購並進降低供應風險,短期波動不改長期結構性成長。若市場因供應鏈雜音拉回,反而提供高品質資產的階段性布局窗口,但仍需留意AI投資回收速度與基礎設施供給進度的變化。

延伸閱讀:

【美股本週焦點】8月非農就業、博通財報、川普關稅裁決

【美股動態】微軟自研模型啟動,競合OpenAI升溫

【美股研究報告】輝達資料中心營收連兩季失色,股價是否被高估?

【美股動態】微軟AI擴產未歇供應商暴跌反映恐慌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