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公布大銀行資本要求新制,Morgan Stanley與Deutsche Bank傾向調整資本結構,預期將牽動全球金融業營運策略與投資佈局。
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Board)近日宣布,將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針對大型銀行的最新資本要求,此舉不僅強化了美國金融體系的韌性,也將對全球銀行業的佈局帶來深遠影響。此次實施的新規定,依據先前公布的壓力測試結果,針對不同銀行制定了個別、層級分明的最低資本門檻,其中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NYSE:DB)美國分行備受關注,其資本要求達全美之最。
本輪調整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升金融機構因應經濟與市場波動的能力。根據聯準會規劃,所有屬於規模達標的大型銀行必須於明年第四季起,依新規定進一步強化自有資本比率,涵蓋日常營運到應對極端衝擊。但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重量級銀行Morgan Stanley(NYSE:MS)已正式向聯準會提出申請,要求下修其壓力資本緩衝(SCB),以因應成本可能攀升及業務調整上的壓力。迄今,聯準會仍在審查該申請案,尚未決定最終結果。
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資本門檻的提高,銀行勢必得重新評估自身資本配置與分紅政策。部分專家認為,這將影響銀行放貸意願,甚至可能波及資本市場的活絡度。儘管如此,反對意見亦逐漸浮現,質疑高度資本要求是否會限制銀行創新與業務成長空間,並增加合規成本。
事實上,此次資本新制與過去十年金融危機後推動的監管改革相互呼應,反映美國對大型金融機構控制風險的高標準。國際投資者普遍認為,高資本要求雖短期內壓抑銀行業獲利能力,但長遠有助於提升金融體系透明度、降低系統性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銀行,包括德意志銀行,也正面臨資本結構與監管標準升級的壓力,跨國金融集團勢必得同步調整全球業務布局。
展望未來,隨著資本新規逐步落實,大型銀行競爭態勢將發生微妙變化。能否以靈活策略因應監管升級,維持獲利成長與資本效率成為全球金融業者的重大考驗。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此舉將成為全球銀行業資本管控的新指標,未來其他主要經濟體是否跟進,還有賴後續觀察。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