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插手半導體巨頭Intel,產業自由遭遇空前挑戰!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8-27 20:00
  • 更新:2025-08-27 20:00

美國政府插手半導體巨頭Intel,產業自由遭遇空前挑戰!

美國政府將大手筆入股Intel,引發全球半導體生態動盪。投資人憂心國家力量過度介入,並警示此舉恐開啟先例,進一步造成商業決策與國家利益嚴重衝突。

美國政府近期以CHIPS法案及其他資金入股Intel (INTC),將逾111億美元的補助轉換成該公司9.9%股權,震撼全球半導體產業。隨著這項交易由特朗普總統主導、甚至伴隨要求Intel 執行長辭職的公開談話,引發企業界與投資人對政府介入私人企業前所未有的警戒聲浪。Intel公布交易時,包括Microsoft (MSFT)、Dell (DELL)等巨頭執行長皆出面背書,但投資人明顯緊張,憂心此舉成為「政府干預企業」的新常態。

美國政府插手半導體巨頭Intel,產業自由遭遇空前挑戰!

美國本次入股雖未在Intel董事會取得席次,惟根據公開文件,美國商務部仍保有重大議案表決權,並具影響力。Fitch指出,此舉雖短期改善Intel流動性,實則未能扭轉其芯片需求疲弱或提升信評,且現有股東投票權被稀釋,可能觸發更多監管乃至國際限制。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政府表示不排除未來針對大型軍工企業及高科技產業進行類似持股,外界質疑美國是否正走向國家資本主義。

科技融資專家Richard Hardegree認為,政府直接持股或監管企業其實早在德國、日、韓、台、星、馬等國行之有年。然而,美國以健康企業為入股目標且企圖長期掌控,與2008年金融危機中暫時接管危殆企業的做法明顯不同。投資圈普遍憂慮,若無明確界線與監管,恐滋生內線交易等違規行為,公司經營決策也可能因迎合國家利益而失衡。

從短線看,Intel於總統公開施壓下股價短暫上漲,但交易完成後再度回跌。部分大型機構雖認為有政府保護可避開激進投資者,但若政府此舉變成慣例,將根本扭曲市場資本流動與公司治理。美國目前模式與歐、亞洲國家長期策略不同,如何平衡國家安全與產業自主、資本市場健康,已成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受矚目難題。

同一時間,中國本地晶片廠如Cambricon,正因國際技術封鎖而獲巨大成長機會,試圖挑戰Nvidia (NVDA)霸主地位,凸顯全球科技格局因地緣政治而重新洗牌。展望未來,美國若持續「入股治企」,勢必促使全球科技公司尋求更強自主,資本市場對美國「非干預」傳統的質疑也將日益升高。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國政府插手半導體巨頭Intel,產業自由遭遇空前挑戰!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