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國進口稅政策致多國郵政暫停寄件,全球電商物流鏈恐迎大考。
隨著美國正式取消長期以來的「de minimis」進口稅豁免條款,全球郵政業者與國際物流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混亂。比利時、丹麥與紐西蘭已經率先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服務,德國、法國、英國與印度近日內也將跟進,國際快遞巨擘DHL更宣布中止商業客戶發貨至美業務,此舉無疑波及全球電商運作與消費者體驗。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月簽署行政命令,關閉自2016年起商品價值800美元以下可免關稅入境美國的漏洞。新政策雖延容私人贈禮百美元以下可免稅,但其他所有包裹都需依原產地課徵相應關稅。此舉最初針對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廉價包裹打擊,目標包括近年崛起的跨境電商平台,例如Temu與Shein;然而新例一旦全球適用,影響範圍遠超想像。
不少國家郵政機構與快遞商直指,美國未給足準備時間與明確執行細則,造成資訊混亂且技術未及調整。DHL公開質疑新制誰來徵收關稅、所需額外資料為何,以及如何即時傳遞資訊至美國海關,全數懸而未解,使其不得不先暫緩美國業務,僅維持小額純禮品包裹投遞。
白宮聲稱,終結稅制漏洞有助制止走私及逃漏稅,包括部份歹徒藉包裹走私芬太尼等非法物資——但實際上,近十年小額免稅包裹數量已暴增十倍,大多來自中港出貨。美方堅稱此舉可壓制中國電商,但當前措施卻連歐洲、亞太各國正規商家、個人消費者一律受創。
物流專家分析,暫停服務潮短期恐導致美國進口貨物嚴重積壓,消費者收貨時程將混亂,國際電商平台如亞馬遜(Amazon)、eBay、阿里巴巴(Alibaba)恐也被波及。如美國未盡快釐清流程並與各國協調,全球物流鏈恐陷動盪。此外,美國聯邦快遞(FedEx, FDX)與聯合包裹(UPS, UPS)等主流美系物流企業雖尚未全面表態,但其全球業績亦可能受到波及。
可以預期,美國新進口政策觸發的國際物流連鎖效應可能延燒數月乃至更久。若美方與國際業者無法快速制定明確作業流程,全球電商供應鏈與消費經濟將遭受嚴峻考驗。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