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與政策轉向
美國:CPI溫和、PPI爆冷,降息想像改為「小步走」

7 月 CPI 年增 2.7%、月增 0.2%,核心年增 3.1%;隔日 PPI 月增 0.9%、年增 3.3%創三年新高,初領失業金仍低至 22.4 萬件。數據組合使 9 月降息仍被押注,但幅度與節奏轉趨保守,殖利率上行、美元短彈,貴金屬與中小型股的動能暫歇。
英國:Q2 GDP 季增 0.3%,比預期韌性高
服務業與建築帶動季度成長優於市場共識,英鎊與金邊債走勢更多受美歐通膨與全球利率預期牽動;市場對英國央行短期快速放鬆的想法降溫。
日本:Q2 GDP 初值季增 0.3%,搭配 BoJ 意見摘要偏向「年內再評估」

民間消費、小幅擴張的資本支出與外需帶動年化 1.0%;7/30–31 會議之《意見摘要》釋出更多對內需與薪資的樂觀表述,為年內再討論調整利率留下空間。
歐元區:6 月工業生產月減 1.3%

資本財與非耐久消費財拖累產出,為下半年製造鏈修復增添變數;在成長乏力下,ECB 續採取「數據導向」的觀望姿態更有支撐。
印度:7 月 CPI 年增降至 1.55%(8 年新低)
食品價格下滑與基期因素拉低整體物價,為實質所得與消費提供喘息;政策面得以保留彈性,後續將觀察年末回升跡象。
能源與物價環境
IEA 與 EIA:供給預期上修、年底油價看向 60 美元下方

IEA 8 月報指 2025–26 年供給增速快於需求、庫存有望累積;EIA 在 8 月 STEO 估 Q4/25 Brent 均價低於 60 美元、2026 年約 50 美元。短期油價受地緣風險起伏,但定價重心下移有助於主要經濟體的總體物價回落。
企業與股市
華爾街:通膨再升溫下的「創高後分歧」

CPI 後大盤續高,PPI 強勢使降息押注降溫,S&P 500 仍收創歷史新高、道瓊與那指轉趨平盤,盤面回到「利率交易」主導。
台灣科技鏈:出口刷新歷史、龍頭月營收強勁
7 月出口 566.8 億美元、年增 42% 再創新高,部分訂單為關稅前置出貨;台積電 7 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3,231.7 億元、月增 22.5%、年增 25.8%,強化市場對 AI 伺服器與先進製程延續性的信心。
鴻海(Foxconn):AI 伺服器收入首度超越智慧型手機
Q2 淨利年增 27% 至新台幣 444 億元,雲網/AI 伺服器佔比 41%,公司看 Q3 AI 伺服器營收年增逾 170%;供應鏈資本支出與地緣分散將持續推進。
加密資產與市場情緒
比特幣創歷史新高至 124,000 美元上方
在寬鬆預期與政策訊號推動下,BTC 一度衝上新高;隨後波動加大、獲利了結增加,資產偏好在「風險資產—避險資產」之間快速切換。
中國金融概況
7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出現 20 年來首度淨減少

單月新貸款約減少 500 億元人民幣(以央行累計口徑反推),TSF 自 6 月的 4.2 兆回落至約 1.16 兆。總量流動性仍寬鬆,但微觀融資需求偏弱,政策更傾向以結構性工具、定向財政做加法。
本周事件彙整
利率路徑回歸「漸進」:美國 PPI 強過預期而就業仍具韌性,使 9 月降息的想像從「一次到位」轉為「小步調整」,股債與美元的短線走勢因此更受後續零售銷售與 PCE 驅動。
能源成本下滑為通膨降檔鋪路:IEA/EIA 的供需展望把油價重心往下帶,若年末維持在相對低位,全球 headline 通膨可望再退一步,為主要央行釋出更多空間。
亞洲兩條主線並進:日本 Q2 成長優於預期、BoJ 文件語氣更願意評估薪資與內需進展;中國單月信貸轉負反映民間部門保守,後續更倚賴定向工具托底。
科技鏈熱度延續但波動抬頭:台灣出口與台積電月營收強勢、鴻海 AI 伺服器快速擴張,產能與供應節奏成為關鍵變數;評價抬升後,財報與出貨節拍的任何落差都可能導致快速回檔。
加密資產成為利率敘事的放大器:比特幣在降息預期升溫時創高,但對數據與官員談話高度敏感,短線資金流向更易在風險資產與現金等避險部位間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