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鼎(9933)近日宣布其第二季財報,顯示公司已從美國BKRF工程案的投資風暴中逐漸走出陰霾。根據最新數據,中鼎在第二季實現營收241.8億元,轉虧為盈,單季稅後純益達2.54億元,每股純益0.32元。這一轉變主要得益於第二季無需再提列對BKRF的投資認損。然而,由於第一季提列虧損金額較大,導致上半年整體仍虧損,每股淨虧1.2元。
第二季業績改善但上半年仍虧損
中鼎在第二季的營業利益達14.23億元,但毛利率僅為7.66%。上半年總營收達464.4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7%。雖然第二季業績顯著改善,但累計上半年營業利益僅2.92億元,年減85.5%,稅後虧損達9.63億元。這一結果較去年同期的稅後純益10.7億元大幅衰退,顯示公司仍面臨挑戰。
市場反應與股價表現
中鼎在公告財報的同時,也宣布法人董事台泥(1101)代表人、董事長張安平辭任董事一職,這一變動對公司未來影響尚需觀察。股市方面,中鼎股價在財報公佈後的表現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法人機構的動向也可能對股價產生影響。此外,中鼎更正了今年6、7月的營收數據,調整後的數據顯示前七月營收達529.96億元,年減23.6%。
未來關鍵觀察點
展望未來,中鼎需要持續關注美國BKRF工程案的後續影響,以及新任董事的上任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此外,公司在下半年能否改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將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市場將密切觀察中鼎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