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新(1563)於近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運挑戰重重。上半年合併營收達36.33億元,年減5.1%,主要因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營業毛利8.85億元,年減13.8%,稅後淨利2.89億元,年減30%,EPS為1.28元。巧新在第二季因台幣升值產生評價損失2.08億元,單季虧損達6,500萬元,EPS為-0.29元。儘管如此,巧新表示美國關稅對其影響有限,因對美出貨占比低於15%,顯示客戶對其合作價值的高度認同。
巧新積極拓展新市場
面對上半年獲利衰退,巧新正積極尋找新的成長機會。公司正在擴展鋁合金鍛造技術於汽車產業以外的高門檻應用場景,並已正式開啟第二成長曲線。除了繼續深耕超跑與電動車高階車款的輕量化底盤與輪圈零組件,巧新也在推進半導體設備零件、耗材及消費後鋁材循環再利用的應用開發案。公司期望在三年內將非乘用車鋁圈的營收貢獻從15%提升至40%以上,預計自2026年起可顯著挹注營收。
市場反應與未來展望
巧新近期財報公布後,投資人對其未來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儘管上半年財務表現不如預期,但其在新市場的布局被視為長期利好因素。法人機構對其短期股價表現持觀望態度,市場將密切關注其新業務的進展及未來季度的財務表現,尤其是非乘用車領域的營收成長。
後續關注的關鍵指標
展望未來,投資人需關注巧新在新市場的拓展進度及其對營收的實際貢獻。此外,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及新台幣匯率走勢仍是影響巧新短期財務表現的重要因素。公司在新技術應用上的突破及市場接受度將成為影響其長期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