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FOMC 壓力漸增,降息預期升溫下該如何布局?

賴宥錩

賴宥錩

  • 2025-07-30 17:13
  • 更新:2025-07-30 17:13
【美股焦點】FOMC 壓力漸增,降息預期升溫下該如何布局?圖/Shutterstock

7 月 FOMC 會議將登場,決策與發言將備受關注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即將於台灣時間 7 月 31 日凌晨 2 點公布最新利率決議。根據 FedWatch,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而 9 月降息一碼(25 個基點)的機率則約為 63%。
FOMC 是隸屬於美國聯邦準備制度(Federal Reserve System,以下簡稱聯準會)下,負責制定貨幣政策的核心機構。其擁有幾項貨幣政策工具,分別為政策利率設定、公開市場操作(如買賣國債)與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這些工具會直接影響金融市場中的資金供需與短期利率,進而間接影響企業借貸成本、家庭支出與整體經濟活動。
決策權掌握在 12 位具投票權的成員手中,包括 7 位聯準會理事、1 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以及其餘 11 家地區聯儲銀行輪流擔任的 4 位代表。每次會議皆以多數決方式決定利率,並由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統一對外說明政策立場與後續展望,強化對外的溝通透明度。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7 月並不是包含經濟預測摘要與利率點陣圖的重點會期,但在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本次會議的聲明將成為評估後續政策節奏的關鍵觀察指標,重要性不容忽視。

 

外部訊號混雜,利率決策空間或將承壓

截至目前為止,FOMC 在 2025 年尚未啟動降息,顯示決策官員對寬鬆政策仍持保留態度。然而,隨著經濟與政治壓力逐步升高,接下來的會議決策將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 關稅政策:今年 4 月以來,美國與各國間的貿易談判頻繁,並反覆對部分商品與原物料提出關稅措施,市場擔憂此舉將推升進口成本,進而推升通膨壓力。雖然目前尚未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明顯反映,但這類政策可能具有遞延性,恐使聯準會在短期內更難迅速轉向寬鬆。
  2. 政治施壓: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公開要求「立即降息」,理由包括提振房市需求與避免經濟放緩,其近月甚至頻繁批評主席鮑爾,聲稱他「應該下台」。儘管聯準會一向強調政策獨立,但如此密集的政治訊號已成為外界觀察貨幣政策的敏感指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理事會委員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被認為將可能當選下一任主席,其親川普立場也許會在來年提供更多降息的想像空間。
  3. 內部分歧:據近期資訊,沃勒與另一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均公開表態支持盡早降息。若兩人於本次會議中投下異議票,將是自 1993 年以來首次有多位理事在同場會議中反對決策方向,也將突顯聯準會內部的立場分歧,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
簡而言之,儘管聯準會目前仍維持觀望立場,但在潛在壓力與外部干擾交織的情況下,整體決策過程正變得愈發複雜。而本次會議不僅是觀察政策訊號的關鍵時點,也可能是內部共識出現立場轉向的前哨。

 

關鍵數據輪番登場,聯準會解讀將備受關注

在即將到來的 7 月會議中,關鍵或許不在於「是否降息」,而是「是否放鴿」,為後續的貨幣政策鋪路。 
就已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 6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降至 743.7 萬(預期 751 萬),近年以來呈現大致下滑的狀態。職位空缺數的下降反映出企業對擴編的態度漸趨保守,對主張預防性降息的派別而言是一項支撐依據。另一方面,7 月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回升至 97.2(預期 95.9),連續三個月高於 4 月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時的低點 86,顯示家庭對經濟前景的恐慌情緒有所緩解。然而,若與近年相比,該指數仍處在偏低區間。因此,對聯準會而言,目前的信心水準雖無立即寬鬆的急迫性,但也不構成停止降息的阻力,在決策上呈現進退兩難的局面。
接下來,市場將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NFP)、第二季 GDP、失業率、以及 CPI 與 PCE 等數據走勢。這些數據皆為聯準會判斷經濟動能與通膨趨勢的重要依據,若多數指標表現同調,將進一步強化未來啟動降息循環的可能。

 

降息預期漸升溫,資產配置面臨轉折

根據彭博彙整的機構預測,若聯準會於 9 月正式啟動降息,標普 500 指數有望在 1 至 2 個月內上漲 5% 至 8%。然而,若降息幅度遠高於預期,市場可能解讀為聯準會對經濟前景較預期更為悲觀,從而引發恐慌性拋售,導致股市修正,特別是在當前估值偏高的情況下。
若 9 月正式降息,此政策轉折將成為推動各類資產走勢的關鍵因素:
  1. 股票資產:成長型企業(特別是科技業)對利率變化極為敏感,降息將使這些企業的未來現金流價值隨之下修,並使估值空間再度打開,成為政策的核心受益者。除科技股外,工業、原物料與非必需消費等產業亦可能從中受益,因為資金成本下滑將有望使企業槓桿空間放大,進一步帶動整體營運結構的上修。
  2. 加密資產:比特幣市值近期穩定處在約 2.3 兆美元區間,若利率進一步回落,市場流動性有望再次轉向此類較高風險之資產,讓比特幣與其餘加密貨幣成為資金外溢的另一受惠族群。
  3. 債券資產:隨著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升溫,資金可能提前布局債券資產。近期長天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開始出現回落,若聯準會未來實際啟動降息,債券價格有望因利率下行而出現資本利得空間,提升報酬潛力。
儘管資金輪動趨勢已逐漸成形,投資上仍需留意聯準會後續發言與其他潛在變數,因為政策一旦不如預期,市場將可能重新定價。

 

轉鴿訊號靜待觀望,投資布局須審慎應變

綜合來看,儘管本次 7 月 FOMC 會議預期利率將維持不變,但來自經濟、政治干擾與內部分歧的壓力,已使整體決策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因此,聯準會是否在會後釋出更多偏鴿訊號,將成為觀察貨幣政策與相關投資的重要指引。
在投資方面,利率政策將牽動風險資產的定價節奏,扮演著影響投資配置的核心角色。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後續就業、通膨與經濟成長等核心數據的變化,保持資產配置的彈性與風險管理的紀律,並留意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提前定價風險。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AI沒跟上、關稅變數多,蘋果財報前夕曝三大警訊?

【美股焦點】福特第二季財報即將公布!混動皮卡將拉動財報表現?

【美股焦點】特斯拉攜三星打造超級晶片,搶攻千億美元AI市場!

【美股焦點】FOMC 壓力漸增,降息預期升溫下該如何布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賴宥錩

賴宥錩

廣泛涉獵標的並結合基本面分析,嘗試在市場中挖掘先機

廣泛涉獵標的並結合基本面分析,嘗試在市場中挖掘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