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通用汽車財報公布在即!關稅衝擊已利空出盡?

 蔡秉修

蔡秉修

  • 2025-07-22 19:22
  • 更新:2025-07-22 19:24
【美股焦點】通用汽車財報公布在即!關稅衝擊已利空出盡?
圖/Shutterstock
通用汽車第二季在美國與中國兩大核心市場的銷售動能延續第一季的強勁表現,預計將帶動市佔率提升;車型組合則由高單價SUV與電動車支撐,營收預期優於產業平均,有機會季增約4.5%。然而,受到包括25%汽車關稅、整體固定成本與保固費用上升以及部分車款從海外轉回美國生產尚未完全到位的影響,獲利表現恐將承壓。
 

通用為北美汽車巨頭,聚焦電動車轉型與新電池技術

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成立於1908年,總部位於底特律,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旗下品牌包括雪佛蘭(Chevrolet)、凱迪拉克(Cadillac)、吉姆西(GMC)與別克(Buick)。通用多年來穩坐北美汽車銷售龍頭,其業務重心聚焦於美國與加拿大市場,約八成以上營收來自北美地區。近年來,通用積極推動電動車轉型,目標2035年前全面淘汰燃油車,旗下有研究自駕事業的子公司Cruise,也和韓國LG能源合資開發高錳鋰電池(LMR)技術成立子公司Ultium Cells。

 

通用第一季營收擊敗預期,但獲利遭成本提升拖累

通用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440億美元,年增2.3%,優於市場預期的431.9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2.78美元,也優於預期的2.66美元。然而,受多項成本與產品組合影響;自由現金流則為8.1億美元,年減26%,反映出在轉型期間面臨的營運壓力。
管理層指出,獲利下滑主因包括全尺寸皮卡與SUV因部分廠區升級停工與供應鏈中斷,使高毛利率車型銷量下降;小型SUV如Chevy Trax與Buick Envista雖銷售強勁,但單車毛利率較低,拉低整體平均毛利率;固定成本年增約4億美元,來自折舊、工資與保固成本提升,特別是針對搭載6.2公升L87 V8 引擎的車款的召回維修;最後,墨西哥披索走貶帶來3億美元的匯損。此外,自駕部門Cruise,本季虧損2.73億美元併入北美區財報,亦稀釋整體獲利表現。
整體車輛銷售方面,美國仍為成長主力,銷量達69.3萬輛、年增約16.7%,市佔率自15.4%提升至17.2%,創下近年新高。燃油車方面,重新設計的Chevrolet Suburban、GMC Yukon與Cadillac Escalade等大型SUV年增逾30%,為帶動市佔率提升的關鍵。
電動車(EV)則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單季銷量達31,887輛,年增94%,主要由Equinox EV與Blazer EV帶動,美國EV市佔率於第一季平均為10%,而在3月份單月則進一步提升至12%,穩居全美第二。通用強調已有近五成電動車型能夠貢獻利潤,並將後續重點放在降低成本、提升規模效率,而非盲目增加不同車型。
北美以外地區表現則稍微遜色,中國市場銷量維持44.3萬輛,但市佔率自7.8%降至7.6%;南美市場銷量小幅上升至8.5萬輛,但市佔率自10.2%下降至8.9%。整體北美以外地區銷量年減逾18%,成為拖累總體成長的主因。不過,在北美燃油與電動車銷量成長帶動下,通用成功穩住整體營運動能。



通用第二季銷量續強帶動市佔提升,獲利恐受關稅拖累

進入第二季,通用汽車在美國與中國市場維持銷售動能,有望持續提升市佔率。根據7月初發布的數據,通用於美國第二季新車交車數達74.6萬輛,年增7%、季增逾7%,市佔率由第一季的17.2%上升至17.4%。中國市場方面,第二季交車數超過44.7萬輛較第一季44.3萬輛僅些微略增,預期通用在中國市佔率有望自第一季7.6%略為回升。
然而,儘管銷量優於預期,總體營收可能僅與去年同期持平或微幅上升。預期通用第二季營收約為460億美元,季增4.5%、年減4%。EPS方面則預期將下滑,市場預估落在2.48美元,季減11%、年減19%,如第一季法說會上預期的「關稅將對第二季EPS形成壓力」;主因包括關稅成本反映、部分車款產線從海外移回美國尚未完全銜接與固定成本上升,造成營收上升但盈餘下降的窘境。
產品組合方面,通用汽車在美國SUV銷售全面上升,其中別克車系上半年累計銷量年增29%、凱迪拉克上半年年增16.5%、雪佛蘭年增9.7%。其中以重新設計的Suburban、Tahoe、Yukon與Escalade銷售貢獻最為顯著,單價與毛利率亦優於平均。整體而言,第二季通用在銷售與營收面可望優於同業平均,但獲利面恐受制於關稅壓力與成本轉嫁程度。
 

通用全年營運展望保守,聚焦關稅、法案影響

市場預估通用汽車2025年每股盈餘(EPS)為9.25美元,年減約12.75%;2026年EPS小幅上升至約9.76美元。此外,通用於5月第一季法說會透露汽車關稅恐對整年造成約40億至50億美元的獲利壓力。
在貿易與補貼政策方面,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4日簽署《大而美法案》,將於9月底終止目前每輛新電動車最高7,500美元與中古車4,000美元的聯邦退稅補貼。此舉可能造成第三季出現短期拉貨潮,但自第四季起電動車銷售可能面臨急凍,對通用的Equinox EV與Blazer EV等主力車型帶來壓力,亦將成為觀察重點之一。
為強化供應鏈自主性與成本控制,通用已與韓國LG 能源合資創立Ultium Cells公司,專注開發高錳鋰電池,不只成本更低且能量密度高於傳統磷酸鐵鋰電池33%,並預計於2026年起實現部分電池模組量產與損益兩平。雖短期內仍未能貢獻獲利,但管理層強調此一垂直整合策略將有助於降低單位成本、提升電動車毛利,成為中長期營運成長的支撐。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特斯拉25Q2財報前瞻,成長動能放緩,估值全靠夢想?

【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5Q1獲利暴跌,盤後股價為何不跌反漲?

【美股焦點】Alphabet 25Q2財報前瞻,雲端到AI生態的整合紅利開始發酵!

【美股焦點】通用汽車財報公布在即!關稅衝擊已利空出盡?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蔡秉修

蔡秉修

慢慢致富>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