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籌碼K線7月登入禮】個股解析+基本面(2)
國票金 2889
國票金為台灣規模最小的金融控股公司,但股權結構複雜,目前由旺旺聯盟、耐斯集團、官股三方共治。主要子公司包括:
-
國際票券(持股100%):核心獲利來源,市佔率居全國第二
-
國票證券(持股58.09%):提供證券經紀、自營、承銷等服務
-
國票創投(持股100%):專注大健康、AI、電動車基礎建設等領域投資
-
樂天國際銀行(持股49%):純網銀,2020年12月取得營業執照
公司最新財報
項目 | 2025年Q1 | 2025年6月自結 | 2025年1-6月累計 |
---|---|---|---|
每股盈餘(EPS) | 0.11元(年減38.9%) | — | 0.19元 |
稅後淨利 | — | 3.05億元 | 6.57億元(年減45.9%) |
月營收 | 5月:6.41億元(年減4.1%) | — | 累計24.11億元(年減26.1%) |
-
2025年第一季EPS 0.11元,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市場波動及部分子公司表現不一。
-
2025年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6.57億元,年減45.92%,但6月單月獲利明顯回穩,優於市場預期
產業發展前景與技術布局
核心業務轉型
國票金積極從傳統票券、證券業務轉型,重點發展:
-
純網銀樂天銀行:已可進行企金業務,將積極跟國票金在資本市場、證券法人客戶合作,強化存款與放款業務
-
國票金租賃:2024年新設立,隨即損益兩平,預計2025年獲利貢獻將超越國旺租賃
-
綠能融資:國際票券作為同業中承作太陽光電融資先行者,綠能環保產業授信餘額占整體業務比例達12.14%
ESG與永續發展
國票金積極發展永續金融:
-
自願遵循責任銀行原則(PRB)及責任投資原則(PRI)
-
投融資決策納入ESG風險評估因子
-
2023年簽署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
-
2024年導入碳會計金融聯盟(PCAF)方法學進行投融資組合碳盤查
國票創投布局
聚焦於大健康產業、金融科技、ESG領域、電動車基礎建設及AI基礎設施供應鏈,以3年內有IPO潛力及高技術含量企業為主要投資標的。
發展高風險
經營權爭奪戰
最大風險為明年(2026年)董事改選經營權大戰:
-
旺旺聯盟目前控有7席董事,握有過半主導權
-
耐斯集團聯手台鋼集團,與外圍合計掌控6%以上持股
-
若耐斯集團、台鋼聯盟與官股結盟,將控有8席董事,取得新主導權
-
董事席次將從13席擴至15席,增加變數
業務波動風險
-
市場風險:利基型金控受金融市場影響較大,股債市波動直接衝擊獲利
-
客戶集中度:主要業務集中在貨幣市場及資本市場,受景氣循環影響大
-
創投投資風險:持股集中半導體等科技股,市場波動影響評價損益
外部環境風險
-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球市場
-
匯率波動:台幣大幅升值影響獲利表現
-
競爭加劇:作為最小金控,在金融整併趨勢下面臨挑戰
近期焦點事件
經營權大戰提前開打:2026年董事改選大戰已提前點燃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6月4-13日出清約35.32萬張國票金股票
-
台鋼聯盟透過多家券商承接逾18.5萬張,持股估達6.5%
-
財政部指示公股行庫進場加碼,目標持股不低於10%
-
董事席次從13席修改為11-15席彈性區間
三方勢力角力
-
旺旺聯盟:目前控有7席董事,聯合美麗華集團、台產等,傳三發地產也加入
-
耐斯集團:聯手台鋼集團,與外圍合計掌控6%以上持股
-
公股陣營:土銀、台銀、彰銀等公股行庫大舉加碼,力保不少於3席董事
ETF換股效應
原居第一大股東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因國票金營收及現金股利殖利率衰退,被排除出高息指數成分股,釋出大量籌碼供各方勢力承接。
免責宣言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