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全球AI霸主輝達(NVDA)股價近月急跌,年初至今跌幅達 24%,不僅遠超Nasdaq 100的12%跌勢,更來到自AI浪潮啟動以來的最低估值水位。面對美中貿易戰升溫、華為推自研AI晶片搶市,以及超級雲端客戶開始放緩投資,市場對輝達的信心正被多重不確定性考驗。
本篇文章帶你掌握:
輝達股價暴跌背後的三大風險因子
為何法人仍給出「買進」評等?
投資人該搶短還是長期佈局?
延伸觀察:哪些台股供應鏈可能受波及?
貿易戰開打、晶片禁令升級,輝達踩下煞車
本週一,美國正式擴大對中國晶片出口禁令,輝達最新的 H20 晶片也被列入禁止對象。這本是輝達為符合上一輪規範而設計的「特規版」AI晶片,如今卻遭全面封殺。僅此一項政策,分析師估計將讓輝達損失數十億美元營收。
更具衝擊的是,中國華為宣布最快下月量產自研 910C AI晶片,企圖取代輝達在中國的市佔地位。華爾街普遍擔憂,這些舉措不只傷害輝達的中國業務,更可能開啟中國加速自研、脫離美國科技依賴的序幕。
📉 輝達股價一度跌破關鍵技術支撐,一天內重挫 6%,近一月累計跌幅已逾 19%。
雲端巨頭踩剎車,AI支出成市場新變數
除了政策衝擊,市場更擔心 AI 基礎建設投資是否將進入降速期。據 Wells Fargo 最新報告,Amazon (AMZN)近期暫緩部分資料中心租賃案,Microsoft (MSFT) 也傳出延遲建置計畫。這些雲端業者正是輝達 AI 晶片的最大客戶。
雖然 Alphabet (GOOG)、Meta (META) 表示仍將維持今年支出,但業界普遍對 2026年以後的資本支出前景不確定性提高。若這些「超級買家」減速,將直接影響輝達的營收成長軌跡。
🎯 投資輝達此時,等同押注超大客戶是否持續砸錢買AI,而這筆帳已不如去年清楚。
成長仍亮眼,估值下修反成中長線機會?
儘管風險叢生,法人圈對輝達的基本面依然看好。目前輝達預估年度營收仍可成長 57%,遠高於 S&P 500 的 4.7%。而股價跌深後,本益比已滑落至約22倍,僅比大盤的19倍略高,成為近年少見的「估值甜甜價」。
根據 Bloomberg 統計,超過 90% 分析師仍給出「買進」評等,而目標價距現價仍有高達 60% 的潛在漲幅。多數長線機構認為,AI趨勢不會逆轉,當前正是逢低布局的機會。
🧠 Neuberger Berman 分析師表示:「若你投資眼光有 12-18 個月,這價位極具吸引力。」
投資策略建議:三種風格該如何應對?
🔺進取型:逢低布局,聚焦政策轉機股
關注技術面超跌、具備反彈動能的大型晶片股如輝達(NVDA)、超微(AMD)
中期佈局可採分批進場,首選技術面出現止跌訊號時加碼
🟡平衡型:分批觀望,等待風險釐清
配置美國AI中型股ETF(如ROBO)搭配部分現金部位
留意5月下旬輝達財報,若顯示中國客戶提前拉貨,短線利空可能出盡
🔻保守型:避險為主,關注信用風險
減碼高波動AI個股,轉向具收益保護的短期美債ETF(SHY)
保持資金流動性,等待宏觀環境明朗
📌 台股延伸觀察|這些公司也可能受到影響
因輝達事件連動,中國AI市場、雲端支出與禁令變化可能波及以下台股供應鏈:
1. 台積電(2330) – 影響相對「滯後」且「有限」
為什麼? 輝達這類客戶通常提前下單、排產,有「時間差」緩衝
而且 AI晶片多用先進製程,競爭者少,輝達不太可能臨時換供應商
👉短期影響有限,中長期看需求趨勢與美中科技競爭變化
2. 日月光(3711) – 短期仍吃緊,但明年要小心需求轉弱
CoWoS產能現階段仍嚴重吃緊,但如果AI資本支出明年放緩,擴產規劃可能超前需求
若出現「高庫存、低稼動率」情況,可能拖累獲利能力
👉 目前利多持續,但2025年起需觀察動能是否放緩
3. 欣興(3037) – 最容易被需求減少波及
ABF載板屬於「高階但容易砍單」的環節,一旦客戶調整拉貨速度,欣興可能第一波感受到
此前就有因ABF短缺導致GPU出貨delay的案例,反過來看,一旦砍單也最先出現訂單空窗
👉最需關注 AI 伺服器擴產的速度與規模是否下修
風險與機會並存,考驗的是耐心與紀律
輝達股價跌破市場心理防線,短期仍有震盪壓力。但若AI成長故事不變、雲端支出只是暫緩,那這波拉回也可能是中長線布局的好時機。關鍵在於——你對AI的信仰有多深、能等多久?
【美股焦點】Netflix逆勢上漲逼近千元,已成亂流避風港?
【美股研究報告】關稅奈我何?Netflix 25Q1亮點滿滿,盤後漲逾3%!
【美股焦點】救救特斯拉!25Q1財報在即,投資人該關注哪些重點?
【美股研究報告】台積電法說會最全重點整理!魏哲家霸氣喊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