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川投顧真的很調皮,關稅戰到了今天可說是絕望中透著絕望-好像沒多少希望
而我想大多數同學都知道我是死多頭,所以我的看法它是不會就這樣衰弱好幾年的
但,一定程度的回調已經發生了,而我們誰都無法準確說出他會到哪為止
也許明天台股跌停,後天起死回生
也可能明天只是第二階段主跌的開端
沒人知道,但也沒必要知道
巴菲特曾說過他不預測市場,他跟查理也鮮少談論預測未來的事(他說的,但我覺得有嗎XD?)
因為未來充滿太多不定因素,當發生時你可以找到一百個理由支持它,但沒發生時你看了一百件事也察覺不到它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放眼當下,可以預想一些未來,但不需要過度揣測
但說到資產配置,每個同學的資產規模與涉略程度都有所不同,實在難以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
所以我這邊把我目前的資產配置分享給大家,也許大家可以做個參考,讓我們一起度過最難過的時光,一起加油!

以上這樣的配置可以確保
1.如果止跌反彈(回升)-我最大損失第3部分的資金,1、2部分可以輕鬆走人
2.如果持續下跌-1、2、3部分會繼續賺錢,並可以彌補第4部分的未實現損益,更有利於長期投資
3.震盪看不懂-2、3、4部分可能打平,但1的部分可以有效累積一定的報酬
如此一來,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未來怎麼走其實都胸有成竹,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很多人會把重點放在"預測"這件事上,如同前面所講的
但預測的準很好,但測不準的時候呢? 難道我們就要放爛嗎? 還是再去找看看誰是準的?
絕對不是這樣
就像我自己常常在交易時的想法-重點不是我看多看空,而是你怎麼走我都要有配套的措施
機構法人也是這樣做的
多頭空頭他們都會賺錢,只是比例與程度上的區別而已,為什麼能這樣?
除了部分他們能控制市場外,更大的一部份是他們永遠不會只有一套策略一種商品在跑
這就是"我不用每次都爆賺,但我要永遠都能賺"
這想法希望同學們要能根深蒂固,才不會讓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財富,在一次的翻車中整碗被端走
雖然可能你很厲害,花個三五年又能風生水起
但,人生又有幾個三五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