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開始存ETF也來得及!台大財金教授16檔口袋名單!

Money錢

Money錢

  • 2025-03-18 20:09
  • 更新:2025-03-18 20:09
50歲開始存ETF也來得及!台大財金教授16檔口袋名單!

本集《ETF錢滾錢》請到台大財金系教授張森林,分享他如何在 50 歲時從主動基金轉向 ETF 投資,並且在短短幾年內,ETF 部位取得了 7-8% 的報酬!他透過實際試算,手把手教學如果目標月領 10 萬退休金,你該存多少才夠!最後加碼教授 5 檔美股 ETF、6 檔台股ETF、3 檔債券 ETF 口袋名單!

 

散戶投資常犯的 2 大錯誤

張教授在過去是百分之百都投入主動型基金,但現在變成 50% 主動型基金、50% ETF,改變的契機是在他 50 歲,到美國華盛頓大學進修的時候,近年金融科技發展迅速,機器人理財的平台跟公司,都是用 ETF 來幫投資人做資產配置,他就去省思過去他的投資方法有沒有犯過什麼錯誤,發現不僅是他自己,包含散戶都很容易犯下 2 錯誤:

  1. 太貪心,想要賺超額報酬,反而選錯股。
  2. 缺乏長期投資思維,很多熱門的基金,可能只是過去績效比較好,但並不代表它未來也很好。

 

以為賣在高點,結果少賺一倍!

張教授在 2007 年時,開始買一個全球股票型的基金,他選的是晉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從事後來看這檔跟其他同類型的基金比績效是比較差的,所以他在 2013 年就先賣掉大部分,淨值是 84 塊,後來越來越高就分批賣掉了,可是以現在的水位來看,還是賣得太早,少賺了一倍多,這件事後體悟到,我們都會去猜測高點,但都會錯過它又回到更高的時候。

 

張教授賣股 2 時機

現在張教授只有 2 個時機會賣股票,第一個就是真的要用錢的時候,第二個就是找到更好標的的時候,雖然他目前沒有把過去的基金賣掉,但是現在主要建立的部位都是在 ETF,所以他大概是在 50 歲後,才開始建立 ETF 部位。

 

退休別再問要準備多少錢!3 標準衡量

在決定退休目標的時候有 3 個參考標準:

  1. 高於貧窮線,每一個縣市都有所謂的最低生活標準,一般是以該縣市的可支配所得的 60% 決定的,如果低於 60% 就可以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所以最低階目標一定要高於貧窮線。
  2. 所得替代率高於 60%,一般先進國家會建議所得替代率最好有 60% 或更高,假設平常月薪有 10 萬,退休金至少要有 6 萬,退休後的生活就不會比以前差。
  3. 不要有被剝奪感,主計處每月會公佈上個月全體受僱勞工的平均薪資,與受薪階層做比較,如果最新數字是 6 萬的話,最好要有 3 萬的退休金,相對於整個社會就不會覺得有被剝奪感。

 

高股息 ETF 不適合做退休配置?

張教授預計在他退休前,如果要用錢會優先賣基金,ETF 的部分就只進不出,但在他的配置中,較少與高股息相關的,因為根據研究顯示,高股息長期的績效是不如全市場的指數,就算配息再投入績效也不會勝過全市場,除非有現金流的需求,又嫌麻煩不想要去賣掉,那就可以買高股息,不然他是不建議投資高股息 ETF。

 

張教授台美股 ETF 配置

張教授都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股票型 ETF,在台灣的部分,他會選擇買進富邦台灣50(006208),國外的部分他則是用複委託定期定額投資國外的 ETF,美國他分成兩個部分,就是 S&P500 跟 NASDAQ 科技股的指數 ETF,另外,歐洲跟日本也很重要,所以他也有配置一些,除了定期定額之外,市場如果有壞消息出來,他也會優先加碼 VT!

14 檔 ETF 股債配置,請看完整影片👇🏻

影片/【退休】50歲存ETF不嫌晚!台大財金系教授手把手教學:不用千萬打造月領10萬退休金!加碼5檔美股ETF、6檔台股ETF 口袋名單,年化報酬7%穩穩賺!|張森林、葉芷娟|ETF錢滾錢

 

(圖:shutterstock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