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美烏礦產協議的潛在簽署,將直接影響美國的稀土、航太、電動車與國防產業。最明顯的受益者將是與關鍵礦物相關的企業,MP Materials (MP)、Livent (LTHM)、Albemarle (ALB) 等稀土與鋰供應商最可能受惠,因美國若能取得烏克蘭關鍵礦產,將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航太與國防產業也會成為間接受益者。Boeing (BA)、Lockheed Martin (LMT) 和 Northrop Grumman (NOC) 等公司對鈦金屬的需求極高,而烏克蘭擁有全球 7% 的鈦儲量,若能建立穩定供應,美國軍工企業將減少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
雖然這些產業和企業可能受惠,但投資人也必須考量風險。由於烏克蘭戰爭尚未結束,40% 礦區仍在俄軍控制下,加上基礎設施損毀,影響開採能力,不容易在短期內看到實質產出。此外,中國可能透過價格戰或出口管制
新聞資訊
這項協議如何誕生?美烏關係的新轉折
自 2022 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援助已超過千億美元。然而,隨著戰爭持續,美國內部對援助的聲音開始分裂,部分政治人物開始質疑,烏克蘭應該拿出實質回報,才能繼續獲得美國的支持。這次的礦產協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前陣子,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美國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可能高達 1 兆美元,並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可能會於 2 月 28 日親赴華府簽署協議。根據外媒報導,烏克蘭已經與美國達成初步共識,但草案中卻未包含烏克蘭一直渴望的安全保障條款,這使得外界對這項協議的公平性產生質疑。
這份協議的內容涉及烏克蘭境內豐富的稀土與關鍵礦產,並計畫成立「重建投資基金」,美烏雙方將共享其收益。然而,目前的協議框架更像是一場政治與經濟利益的交換,美國將獲得礦產開採權,烏克蘭則希望藉此換取更穩固的經濟與軍事支持。這筆交易背後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而是涉及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重塑,甚至影響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略競爭。
美國為何對烏克蘭的礦產如此感興趣?
烏克蘭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資源,擁有約 5% 的全球礦產總量。其中最受關注的包括鈦、鋰、鈷與稀土元素等,這些礦產是製造電動車電池、半導體、航太與國防科技的關鍵原料。
對美國來說,這項協議的最大意義在於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目前全球約 90% 的稀土加工來自中國,美國長期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尤其是在電動車、綠能與軍工產業上。美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去中國化」戰略,希望建立更獨立的關鍵礦產供應鏈,而烏克蘭正是理想的合作對象。
這項協議為何引發爭議?
除了戰略意義之外,這項協議的公平性也成為討論焦點。根據早前洩露的協議內容,美國原先希望從烏克蘭礦產收益中獲取 5,000 億美元作為「補償」,但這項提案遭到烏克蘭強烈反對,最終雙方同意成立「重建投資基金」,並讓 50% 的收益流入該基金,用於烏克蘭的經濟重建。然而,協議仍未包含任何具體的安全保障承諾,這讓烏克蘭政府感到不安。
許多專家認為,這筆交易更像是美國將過去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變現」,以獲取長期的經濟利益,而非真正幫助烏克蘭復甦。波士頓大學金融專家馬克·威廉斯指出,「這筆交易讓美國獲得大量礦產開採權,但卻不必提供任何安全保證,這對烏克蘭來說並不公平。」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標普終結連跌,輝達財報揭露! (2025.02.27)
【美股新聞】蘋果投資5,000億美元建德州工廠,生產AI伺服器!
【美股新聞】巴菲特指標飆破歷史新高,美股估值過熱恐迎來劇烈修正!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