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CPI年增率數據顯示,2024年八月CPI年增率來到2.36%持續超過政府的2%防線,也難怪國內央行持續升息。但其實CPI指數是由七大類組成,單看食物類通膨的八月年增率則是總指數雙倍的4.64%,這時候你就不能不想到國內食品龍頭統一(1216)。
統一(1216):食品ETF持續穩健營運中
統一過去幾年持續受到原物料價格走高的衝擊,但營運如同食品通膨力道依舊穩健向上,最主要還是來自集團ETF般的產業佈局。目前主力投資的事業版圖可切成食品及食糧、流通與零售、包裝容器、其他等四大項目,其中特別要提的是2023年夏季完全併購的家樂福及7-11均隸屬流通與零售事業群,這也成為集團營收及獲利的中流砥柱。至於過去阿格力曾分享過的德記則被分在其他事業群,跟統一超、大統益、太子建設、神隆、統一證券等上市公司同族群。
圖一:統一四大事業群如同ETF多元,資料來源:統一法說會。
前面我們看到2024年八月單月的食物類通膨接近5%,而同期的食品龍頭統一當然也不落人後,單月繳出616.25億元、年增7.1%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而統一2024年前八月累計營收4,419億元、年增16.2%也創下同期新高,同時也是連續四年成長,這代表疫情衝擊下的統一同樣犀利。這邊要特別提的是,疫情期間造成全球實體通路出現相當嚴重的衝擊,但統一靠著跟ETF一樣多元的產業佈局,不只減緩營運衝擊還帶動營收更上一層樓。
圖二、統一2024年前八月營收連四年創下同期新高,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投資APP。
如果食品業只看營收好而不看實質獲利,通常就很容易誤判,尤其統一營運跟原物料波動有更直接的連動性。從統一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利益來看,食品及食糧事業自2023年42.59億元進步到2024年66.88億元,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同期也從58.71億元成長至64.7億元,雙引擎帶動之下也讓統一2024年上半年營業利益繳出178.3億元、年增21.8%的佳績。這邊補充說明一下,營業利益就是營收扣掉成本及管銷費用後的獲利,因此統一營業利益年增兩成也代表整體的營運近況相當不錯。
圖三、統一2024年上半年營業利益比2023年增加兩成以上,資料來源:統一法說會。
統一2024年上半年EPS繳出2.01元、年增2.03%的表現,這看起來似乎不如營收及營業利益來的亮眼,但其實已經是相當優異的成績單了。要知道2023年上半年統一配合中國徵收合肥土地及建物並認列單次收益,通常多數公司隔年獲利都會出現「正常衰退」,因此統一上半年EPS維持年增就不得不讚揚集團營運的實力。
圖四、統一2024年上半年EPS依舊維持年增,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投資APP。
如果想再確認統一處分不動產的收益貢獻有多少,可以從業內外損益率找答案。攤開統一近兩年數據可以看到每季業外收益率大約都在2%附近,不過2023年第二季一口氣躍上9%之上,這代表單次處分不動產的收益貢獻7%左右的淨利。以絕對值來看,2023年第二季業外淨利130.96億元遠超過近期任一季的本業淨利,但2024年上半年EPS不僅追平2023年同期甚至還微幅超越,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統一營運能力確實是有兩把刷子。
圖五、統一2023年第二季認列單次收益而帶動業外收益率大增,資料來源: 阿格力價值投資APP。
牛皮股也拼資本支出?
從最新法說會資料顯示,統一同時在北、中、南建立物流園區,這邊幫大家更新近況:
台南新市物流園區:已完成上樑,預計2025年上半年啟用。
台中港物流園區:已於2023年底前動土、預計2026年完成。(經濟日報)
楊梅物流園區:於2024年第一季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經濟日報)
據經濟日報報導三大複合型物流園區,每座含土地興建與設備花費都要百億元規模,整體初估總預算超過500億元。另外高雄物流園區還在找地,如果統一將來有北中南高等四大物流園區,這不僅對集團事業垂直整合有幫助,也能近一步放大集團未來的營運量能。
圖六、統一三大物流園區同時動工,資料來源:統一法說會。
根據統一過往的法說會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的資本支出分別是246.06億元,295.25億元,而2024年上半年資本支出則是172.78億元。要知道統一這種大型權值股的一舉一動,動輒都是法人及市場大戶關切的焦點,所以統一每一塊錢支出都要有最合理的運用及規劃。觀察公司派在法說會的展望及說法,目前主力放在物流中心投資興建及中國食品廠的擴張投資(MoneyDJ),這都是集團展望多年後的戰略佈局。打開統一近兩年的盈再率數據,自2023年首季7.8%到2024年第二季48.04%,2023年開始快速拉升當然跟物流中心脫離不了關係。要知道食品業不像科技業或生技業必須靠著資本支出維持產業競爭力,而統一已經是國內幾十年的食品霸主,你覺得還需要亂燒錢維持競爭力嗎?反過來說,統一目前投資擴張是基於集團龐大需求,且配息政策及EPS並未因此而下修,這也有機會持續挖深產業護城河。
圖七、統一資本支出大增也帶動盈再率向上發展,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投資APP。
亞洲第一野心不只是說說
如果你有在關注統一在公開場合的發言,其實應該常常看到董事長羅智先長期計畫都是放眼亞洲第一,而目前似乎已經慢慢收復成效。從法說會提供的這張亞洲流通生活平台來看,除了兩岸三地及菲律賓靠著食品本業及7-11深耕已久,包含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及越南也都有佈局,無論是北上、西進或新南向都同時兼顧經營中。而統一外銷生意同樣是馬不停蹄擴張中,例如最近統一滿漢御品賣到韓國好市多通路也造成市場熱議(Yahoo!股市),這當然也讓德記多出一個新業績(德記官網)。總結來說,統一營運已經慢慢回溫,另外轉投資物流園區除了有效整合國內資源,這對集團想「走出台灣、經營亞洲」當然也有一定的幫助。
圖八、統一營運版圖從台灣擴張到亞洲地區,資料來源:統一法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