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和碩
和碩第二季獲利創下近9季新高,
累計上半年EPS為3.32元,
較去年同期大增44.3%,
獲利表現優於預期,
和碩的伺服器產品已小量出貨,
公司對2025年的AI伺服器與車用電子寄望甚深,
公司已做好哪些新布局,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篇將與您分享:
1.和碩(4938)簡介
2.營運概況
3.未來展望
4.股利政策
5.體質評估
6.結論
和碩(4938)簡介
和碩成立於2008年,
由華碩(2357)分家獨立出來,
為全球電子代工製造大廠,
第一大股東華碩持股 16.83%,
和碩以資訊電子、通訊電子、消費性電子三大領域之科技產品代工為主,
相關產品包含筆電、桌上型電腦、主機板、智慧手機、遊戲機、穿戴裝置等,
近幾年積極拓展車用電子、伺服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業務,
2024年第二季的營收比重為:通訊產品64%、資訊產品14%、消費性電子產品7%、其他15%。
營運概況
和碩第二季EPS為2.1元,年增79%
和碩2024年第二季營收2537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9.6%,
歸屬於母公司之稅後淨利55.9億元,
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9%,
第二季的EPS為2.1元,
和碩累計上半年的EPS為3.32元,
較去年同期的EPS 2.3元,
獲利大增44.3%,
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第二季在和碩的三大產品線中,
以資訊產品的營收季增34%最為強勁,
消費性電子的營收季增3%次之,
至於通訊產品則因終端需求不振使營收季減5%最弱,
儘管和碩第二季的營收年減近1成,
但受惠資訊產品及遊戲機的出貨比重增加,
使得平均毛利率增至4.6%,
單季營業利益近30億元,
本業獲利表現持平,
和碩第二季整體獲利能夠優於預期的關鍵,
主要來自業外淨利的大幅成長,
從和碩的第二季財報可見,
業外金額最大的兩項為處分投資利益21億元及金融資產評價利益19億元,
其中處分投資利益為中國昆山廠的一次性處分利益21億元,
金融評價利益則是因持有的中國立訊的股價上漲,
依季底的公平市價原則來認列金融評價利益。
和碩消費性電子旺季出貨大增,第三季營收將季增約1成
和碩7月營收為965億元,
較上月大幅成長36.1%,
較去年同期小增3.1%,
主要受惠消費性電子旺季營收大增,
以及筆電單月出貨量增至近80萬台。
對於第三季的業績展望,
和碩總經理鄧國彥指出,
公司下半年營收將比上半年好,
三大產品線也都會有成長,
和碩第三季預期三大產品線以消費性電子的成長幅度最大,
主要受惠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旺季,
而資訊產品的季成長幅度次之,
主要成長來自筆電大客戶華碩推出新產品拉貨轉為積極,
預期第三季的筆電出貨量將較上一季增加約2成,
至於通訊產品的營收則將與上一季持平,
整體而言,和碩第三季營收將較上一季成長約1成。
未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