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月報-銀行貸款餘額近滿水位,營建股迎利空?
本文章內容僅為法說會訊息分享以及教學案例之用,內文提到的股票與產業皆非個股推薦,僅為訊息分享傳遞與個人交易心法與心得,進場前請謹慎風險評估、損益自負
前言:近期觸發不動產天條的《銀行法》第72-2條
- 媒體記載:2023下半年以來,房市火熱延燒,然而,近期陸續有民眾在申辦房貸時,發現部分銀行可能以「依其條件無法爭取最佳利率條件」勸退,也可能直接告知目前需要排隊等待。這個現象今年七月下旬開始發酵,目前有不少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都相繼開始下達「限貸令」,除了有銀行要求只承作既有戶增貸外,也有銀行以排隊撥款、提高報價等方式,甚至還有銀行傳出全面停止進件到年底,都是希望能控制進件數量與金額。
-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6月底的國銀辦理房貸餘額為10兆4873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的房貸餘額就增加約5千億元,為史上同期最大量。相較於2023年房貸餘額增量6576億元,今年上半年的增量已達去年8成左右,從房貸餘額增量程度來看,可以發現新青安貸款等引爆房地產的熱況,從去年一路延續至今。
- 俗稱不動產天條的《銀行法》第72-2條,銀行在辦理房貸、建物融資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券發售總額的30%,也就是說,房貸放款對銀行來說,無法毫無限制地放款出去,而各家銀行內部通常以28%作為風險控管的警戒指標。據了解,目前有部分銀行,因為今年房貸申辦爆大量,確實已來到27或28%的警戒水位,因此對於房貸的放款更加小心。
- 第一線房仲人員:中古屋交易風險也提高需再次確認買方貸款條件及額度,交易周期拉長。
- 京城建設發言人對此看法:建商通常對每個個案跟銀行先談好整批的貸款額度跟利率,所以不太需要擔心像中古市場銀行貸款餘額不足問題。(大建商影響不大)
- 30年雖歷經幾次的空頭年增率僅短暫轉負後隨即轉正,房貸餘額長線觀察只增不減,凸顯台灣人有土斯有的理財觀念。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2Q24房價指數-新竹奪冠、台中以南急起直追(南部漲幅高於平均)
- 國泰房價指數當中,台南市的房價指數在2Q24超越新竹縣市,相較1Q24出現明顯漲福。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 信義房價指數數據中,可發現北台灣除了新竹市以外其餘高於台灣年增率都集中在中南部。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建商貸款餘額反降
- 反觀建商貸款餘額年增率,從2021年1月18.7%的高點一路走滑至2024年06月的3.15%,可以看出建商推案及資金需求趨緩 ,原因來自於政府對土建融祭出信用管制。
- 建商面臨土地融資管制,土融成數最多五成,限期18個月內開工。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 市場逐漸汰弱留強、大者恆大,對於資金充足、擁有大量低價土地庫存的建商反而更有優勢。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