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Timiraos:「如數據不佳,9月可能討論降息2碼。」
由於上週至本週市場普遍聚焦美國是否有衰退風險,在CME的FedWatchTool降息幅度預期,2024年底前降息幅度被拓寬至有5~6碼的可能性,而直觀9月降息變化,現階段市場預期9月份可能降息2碼的情況,也反應市場預期Fed可能受制衰退風險,被迫考量放大降息幅度,
而Fed傳聲筒Nick Timiraos則於昨(6)日在X上發布推文表示:「如果下個月的勞動市場數據,像上週五(2)的非農就業報告一樣糟糕,那麼關於9月首次降息的爭論可能會轉向25個基點和50個基點,但聯準會會議急遽降息非常罕見。」顯示現階段確實有機率出現討論降息2碼的可能性,不過仍等待9月出的非農數據作為9/18利率會議前的一個重點校正依據,
(Nick Timiraos推文 資料來源:X)(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此外,GDPNow模型昨(6)日最新預估美國3Q24的GDP成長率為2.9%,高於8/1預期的2.5%,並且人口普查局美國經濟分析局和供應管理協會預測,3Q24實際個人消費支出成長和2Q24實際私人國內總成長,分別從2.6%和1.6%上調至3.0%和2.8%,同樣緩和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觀望,昨(6)日美股四大指數多方續彈,終場全數收漲,漲幅介於0.76~1.06%,原先跌幅最重,技術面最先回測年線的費半,一度上探8/2空方缺口。
(美國3Q24 GDP預期表現 資料來源:GDPNow)(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消化衰退利空,美元震盪等待風向
昨(6)日美國6月貿易帳錄得-731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25億美元,高於前值的-750億美元,
美國6月出口錄得2,659億美元,高於前值的2,617億美元,
美國6月進口錄得3,390億美元,高於前值的3,367億美元,
(美國6月進/出口數據 資料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錄得-0.09,高於前值的-0.33,
美國至8月3日當週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年率錄得5.1%,高於前值的4.5%,
(美國7月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綜上來看,美國貿易逆差為-731億美元,對比5月份的-750億美元有所收斂,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725億美元,其餘數據表現部分,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是紐約聯儲利用各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供應商交付時間、未完成訂單、購買庫存等細項,搭配航運、空運價格等,衡量全球供應鏈的供給面狀況,數值越大代表全球供應鏈越趨緊張,而美國7月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雖有回升向零軸靠攏的趨勢,但尚未回升至零軸之上,有利緩和市場對紅海衝突帶來供應鏈緊張的觀望,昨(6)日美元指數震盪收漲0.14%,技術面試圖轉向震盪。
Linda Ellett:「英國儲蓄比攀升,零售銷售難迎需求爆發。」
昨(6)日英國7月BRC同店零售銷售年率錄得0.3%,高於市場預期的0.20%,與前值的-0.50%,
英國7月BRC整體零售銷售年率錄得0.5%,高於前值的-0.2%,
英國7月建築業PMI錄得55.3,高於市場預期的52.8,與前值的52.2,
昨(6)日英國7月BRC整體零售銷售年率錄得0.5%,不過對比2023/07的1.5%年增幅,有所收斂,而截至7月的近3個月內,
食品銷售額年增2.6%,低於去年同期的8.4%,7月單月份表現年增,
非食品銷售額年減1.7%,低於去年同期的年減0.5%,7月單月份表現年減,
店內非食品銷售額年減2.7%,低於去年同期的年增1.2%,
7月網路滲透率(網路購買非食品商品的比例)從2023/07的34.9%上升至35.5%
英國零售協會執行長Helen Dickinson OBE表示:「在食品購買增加的推動下,零售額恢復成長。英國陽光的遲到導致夏季服裝以及健康和美容產品的銷售情況較好,因為購物者準備與朋友外出遊玩和度假。然而,隨著消費者花在假期和娛樂上,家具和家用電器等室內商品的銷售受到擠壓。這使得非食品再次出現負成長,尤其是店內銷售。」
畢馬威英國消費者、零售和休閒主管Linda Ellett表示:「支出水準仍取決於家庭是否能夠承受抵押貸款和租金上漲等影響,或者,是否因此不得不限制其他支出。此外,雖然一些行業的薪資有所增長,但其他行業卻在裁員,這讓一些消費者意識到,如果失業將可能需要依靠儲蓄,而ONS 1Q24的數據顯示,家庭收入中用於儲蓄的平均百分比不斷上升,但看起來越來越有可能的是,零售業將看到那些選擇消費的人逐漸產生的滴水效應,而不是突然全面開啟消費水龍頭。」
而英國7月建築業PMI由6月份的55.2微升至55.3,增速成長主要來自7月活動與新訂單成長都快的多,本次調查中所有三類建築活動在7月分都有增加,商務活動穩步成長,不過土木工程活動成長速度最快,表現為近2年半以來最高,新訂單連續6個月擴張,增速明顯,為2022/04以來表現最佳,而工作量增加也令建築公司在7月份擴大採購、配置人員,就業指標連續3個月走升,增速為近1年高,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經濟總監Andrew Harker表示:「6月與選舉相關的增長放緩被證明是暫時的,7月的擴張步伐正在迅速加快。企業的新訂單和活動增幅,為自2022年以來表現最佳,因為在客戶信心改善的報導下,暫停的專案被重啟,但有跡象表明通膨壓力正在上升,如果未來幾個月需求繼續強勁,將需要密切關注這一點。」昨(6)日英鎊/美元震盪收跌0.23%,多方續守季線。
(英國7月建築業PMI 資料來源:S&P Glob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德國製造業萎縮,留意服務業停滯帶來技術性衰退風險
昨(6)日德國6月季調後製造業訂單月率錄得3.9%,高於市場預期的0.5%,與前值的-1.7%,
德國6月工作日調整後製造業訂單年率錄得-11.8%,高於市場預期的-14.2%,低於前值的-8.60%,
(德國6月季調後製造業訂單 資料來源:Statistisches Bundesamt)(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德國7月建築業PMI錄得40,高於前值的39.7,
(德國7月建築業PMI 資料來源:S&P Global)(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月率錄得-0.3%,低於市場預期的-0.10%,與前值的0.10%,
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年率錄得-0.3%,低於市場預期的0.2%,與前值的0.5%,
綜上來看,德國6月季調後製造業訂單月增3.9%,表現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不過在此之前,新訂單已連續5個月下跌,而從近3個月來看,2Q24新訂單季減1.4%,本次報告提及,整體新訂單表現揚升主要來自汽車行業的訂單大幅成長,金屬製品製造產業+9.8%,其他運輸設備製造產業(飛機、船舶、火車)+11.7%產生正面影響。相較之下,電腦、電子和光學產品製造產業新訂單-7.9%,成為較明顯的拖累項,
德國7月建築業PMI由6月份的39.7回升至40,為,2023/08以來最佳,雖顯示疲軟情況有所緩解,不過對比榮枯線50的水平仍有顯著距離,報告提及,就業人數續降,不過速度較慢,採購活動也有同樣趨勢,而企業對未來一年前景預期,對比6月份顯得更加悲觀,供應方面,交貨時間接近6月調查,建築材料與產品的平均價格連續地4個月走低,且三大類的建築活動表現均有下降,進一步強化建築業與供應鏈需求疲軟觀望,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博士表示:「關於這些數據,可說最積極的事情是建築業的下滑最近有所放緩。對商業建築活動和土木工程項目來說尤其如此,而住宅建築在7月份受到的打擊甚至比6月份略大。預計7月中旬開始,40條鐵路線的全面整修工程將推動土木工程的發展,該工程計劃於2030年完成。建築業仍處於艱難時期。建築公司7月份失去的訂單高於6月份,預期則是近4個月來最悲觀。約有41%業內人士認為他們2025年會減少建設,只有9%的人對擴張持樂觀態度,但先前5月份住宅專案的建築許可年減近25%,這種悲觀的前景並不太令人驚訝。」
製造業數據疲軟,加上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月率、年率表現皆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持續打壓市場對於歐元區復甦的預期前景,昨(6)日歐元/美元終場收跌0.18%,未能續強搶回3/8前高。
(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 資料來源:European Commis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等待經濟數據校正,黃金失守月線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帶來的風險未去,房市利空影響續存,各大央行利率現階段維持高檔,現階段下半年降息基本完全定價,且9月降息2碼預期仍高近7成,後續焦點持續落於經濟數據如何影響Fed降息幅度,
在經歷週出的大規模拋售後,市場持續消化美國經濟衰退利空,不過,市場等待經濟數據校正Fed在9月降息的幅度是否可能出現2碼,並不利美元轉強,也仍有利於美元對價關係強烈的能源、大宗、貴金屬等商品多方表現,只是昨(6)日受到美元指數短線止跌影響,黃金/美元終場收跌0.84%,以2,389.25美元/盎司作收,技術面失守月線。
短線留意Fed 9月利率會議動向,中長線來看,如01/16所提,2024為降息年的預期確認改變前,仍相對不利美元長線上檔,令2024相對有利避險需求出現時,資金擁抱金市,通膨出現回彈疑慮時,也相對容易令資金轉向考慮金市用以對抗通膨。
中國前景不佳持續壓制油市,美、布油震盪收跌
油市上,中長期供給減產展望,於6/1 OPEC+會議出現改變,成員國同意將366萬桶/日的減產期限,延長1年至2025年底,並將每日220萬桶的減產期限,延長3個月至2024/09月底,但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阿卜杜拉齊茲親王(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於會議後表示,產量限制將在3Q24繼續全面實施,然後在2024/10月~2025/09的1年內,逐步取消每日220萬桶的減產,
短中期需求面部分,美國夏季駕駛季節為2Q24(自5/27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到9月初的勞動節假期)的需求底部架構支撐,供給面部分,進入6~11月的大西洋颶風季,颶風出現時多為不確定因素,
而先前提及,中國於上週一(7/22)意外降準,上週三(7/31)日中國經濟數據不佳,隨後於上週四(8/1)公布的中國7月財新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本週一(5)公布的中國7月財新綜合PMI仍受制製造業疲軟影響,並且德國也有進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市場重新衡量油市需求面展望,
事件上,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7/31在德黑蘭訪問時遭到砲彈擊殺後,中東局勢再度出現升溫,不過,伊朗體制內一些人士近日紛紛呼籲.要謹慎應對哈尼亞遇刺事件。他們聲稱,以色列的攻擊,是為了阻止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改善與周邊國家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今(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針對局勢出面表態:「不應加劇衝突,美國持續與盟友和夥伴展開密切外交,直接向伊朗傳遞這個訊息,也直接向以色列呼籲。」令油市底部仍有支撐,昨(6)日美、布油終場分別收跌1.30%、1.17%,試圖止跌轉向震盪,
中期格局重點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仍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出行成長連續地6個季度高於2成,Uber大漲10%收復年線
S&P500指數11大板塊全數收漲,房地產、金融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2.21%、1.62%,表現較佳,醫療保健、材料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0.46%、0.54%,表現較平。成分股中,Kenvue、Uber終場分別收漲14.68%、10.93%,表現最佳,Henry Schein、Albemarle終場分別收跌8.11%、4.78%,表現最弱。尖牙股漲多跌少,Meta漲幅3.86%,Amazon漲幅0.57%,Netflix漲幅1.84%,Apple跌幅0.97%,Alphabet跌幅0.60%。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Caterpillar、Dow Chemical終場分別收漲3.04%、2.88%,表現較佳。Johnson & Johnson、Intel終場分別收跌1.41%、1.39%,表現最弱。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Novanta、台積電ADR終場收漲8.75%、5.03%,表現較穩。Wolfspeed、AMD終場分別收跌6.40%、3.44%,表現最弱。
值得留意的是,Uber昨(6)日公布2024財年第二財季營運報告,總預定量達399.5億美元,年增19%,其中,行動性總預訂量206億美元,年增23%,營收61.3億美元,年增25%,高於LSEG預期的59.4億美元,交付總預訂量181億美元,年增16%,營收32.9億美元,低於LSEG預期的33.2億美元,出行量27.7億次,年增21%,換算日均出行3千萬次,月活消費者(MAPCs)1.56億人次,年增14%,
營收107億美元,年增16%,高於LSEG預期的105.7億美元,行動和交付綜合收入94億美元,年增19%,營業利益7.96億美元,季增3.62倍,年增1.44倍,調整後EBITDA為16億美元,年增71%,EPS 0.47美元,高於LSEG預期的0.31美元,
展望部分,第三財季總預訂量預期區間落於402.5~417.5億美元區間,以固定匯率計算,換算年增區間為18~23%,調整後EBITDA預期區間落於15.8~16.8億美元,換算年增區間為45~54%,
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提及:「出行成長連續地6個季度高於2成,獲利創歷史新高,使用Uber平台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而且頻率也更高。考量核心行動業務持續擴張、會員訂戶訂餐和叫車的頻率增加,預估第三財季成長幅度約20%。」並表示「近期市場消費支出降溫的疑慮轉濃,但目前業務並無受到影響。」受財報利多帶動,昨(6)日股價跳空大漲10.93%,收復年線。
原台股盤後部份:連結點我 → 《7 月雙增,步入 Q3 旺季,小摩、高盛連 6 買》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