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奇芬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解定存、房子抵押貸款也不惜進場
今年才開春,就有幾檔新ETF募集,由於設定主題是高股息,再加上採月月配息設計,馬上吸引投資人目光,募集期間就突破500億、1,000億元規模,再度創下台股ETF新里程碑。
台股ETF熱翻天,許多退休族開始解定存買ETF,甚至還有人拿房子向銀行貸款買ETF。根據統計,2000年底台股ETF僅24檔,總規模2,616億元,而截至2024年1月,台股ETF有48檔,規模達1.45兆元,共增加近1.2兆元。
《ETF存股計劃APP》ETF即時走勢、ETF討論社團、存股計算機都在這裡!
手機點我👉https://etfchoice.page.link/cQ4p
買高息ETF前先破除4個迷思
從長線理財角度來看,買ETF絕對比買個股好,因為風險分散,不需要自己操作管理,是一個適合上班族、退休族以及理財小白的投資工具。不過,在大家瘋搶ETF的同時,有4個迷思要破除。
1.年輕人定期定額存ETF,應該買成長型ETF,而不是高股息ETF
存股熱潮近年轉為存ETF熱潮,許多人著眼於長期領息能力。可是年輕人可以承擔較大風險,應該選擇具有成長性的股票,例如市值型ETF或科技產業ETF,股價都更具爆發力,長期報酬率也更高。
2.新募集的ETF並不會比舊ETF便宜,別陷入單價迷思
最近幾檔新募集ETF引發搶購潮,主要是發行價僅15元、10元,許多投資人認為便宜就是好。但其實不管是新發行的10元ETF,還是已經發行多年、股價100元以上的ETF,投資人此時買進,都是買在台股20,000點的位置,投資成本一樣,並不會因為新發行就比較便宜。ETF單價高低,只是一種心理價格的迷思,最終決定投資人賺賠的關鍵,是投資人進場位置在股市低點還是高點。
3.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賺股息也可能賠掉價差
去年以來多檔高股息ETF年化配息率高達8%、10%以上,吸引眾多投資人搶進。然而,在多頭市場時可以股息、股價雙賺,但空頭市場時,也會賺到股息賠掉價差。因此,最終要看「總報酬率」,而不是配息率。
4.退休族買高股息,要承擔股市風險,最好股債分散。退休族該不該解定存買高股息ETF呢?從配息角度來看,高股息ETF的配息率高於定存,但股價波動風險遠高於定存。所以,退休族可以適度地買進高股息ETF,但不適合將全部資金投入,最好還是分散,包括定存、債券、股票,如此才能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4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