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房價每年越來越高,一般人一輩子能買一間房已是祖上積德,想買到更高品質的房屋就必須付出更昂貴的金錢。如果你有過買房經驗的就知道,不管是成屋、預售還是中古都一堆陷阱在裡面,但今天如果告訴你這是蓋過高鐵的營造廠呢?這施工品質就可不能含糊灌水了,這家身經百戰的營造商正是大陸工程,目前則隸屬在欣陸控股底下。
三大事業體接力獲利:欣陸(3703)
從欣陸近三年的營收組成來看,佔比前兩名是不斷產開發及營建工程,第三名則是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你看到這邊會不會覺得沒事在那邊玩文字遊戲很妙?不動產開發、營建工程明明都是一樣的東西,不過細看法說會資料就知道這是不同的事業體。不動產開發包含主要就是獵地、蓋房子,也就是建商本業的身份,而營建工程則以「工程」為主。
圖一:欣陸營收兼具基金型態。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房價每年越來越高,一般人一輩子能買一間房已是祖上積德,想買到更高品質的房屋就必須付出更昂貴的金錢。如果你有過買房經驗的就知道,不管是成屋、預售還是中古都一堆陷阱在裡面,但今天如果告訴你這是蓋過高鐵的營造廠呢?這施工品質就可不能含糊灌水了,這家身經百戰的營造商正是大陸工程,目前則隸屬在欣陸控股底下。
三大事業體接力獲利:欣陸(3703)
從欣陸近三年的營收組成來看,佔比前兩名是不斷產開發及營建工程,第三名則是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你看到這邊會不會覺得沒事在那邊玩文字遊戲很妙?不動產開發、營建工程明明都是一樣的東西,不過細看法說會資料就知道這是不同的事業體。不動產開發包含主要就是獵地、蓋房子,也就是建商本業的身份,而營建工程則以「工程」為主。
圖一:欣陸營收兼具基金型態。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從營收佔比看三大事業體可能比較無感,直接看未認列的手上訂單,三大事業體同樣驚人。將三大事業體未實現排序,第一名的營建工程存量創下801億元並創高,第二則是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698億元,另外不動產開發也有123億元。如果跟2023年全年營收306.07億元相比,手上待認列訂單超過五倍以上,顯示接下來的營運動能仍有不少燃料。
圖二:欣陸旗下三大事業體訂單總規模達2023年營收五倍。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細部來看,2024年營建工程主要專案以北部為主,包含台北、桃園捷運及萬企大業、信義A7、豐蒔等建案,主要由一線豪宅及政府公共工程。其實從這邊的專案也不難看出欣陸實力仍在,工程品質依舊「寶刀未老」,否則亂搞就立刻炸裂了。
圖三:欣陸營建工程以捷運及豪宅為主。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再來是住宅本業,目前2024年確定認列有台北中山北路的鐫豐預計上半年,另外一個是高雄建案和陸寓邸預計年底認列,這也是老朋友海悅負責代銷。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2026年都有建案正在銷售中,尤其2026年有來自馬來西亞建案,這代表公司野心不只在國內而已。
圖四、欣陸建案認列已經看到2026年。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再來就是「ESG題材」的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事業,這在最近幾年相當受到熱議,尤其台灣也是全球缺水排行前幾名的國家。欣陸污水廠及再生水承攬專案營運時間動輒10年到40年不等,而政府前瞻計畫補助數百億建設水環境建設,難怪欣陸水資源相關在手訂單達到698億元。今年政府將會發包新竹與台南海水淡化廠標案,可觀察欣陸旗下的水資源公司能否得標部分項目。
圖五、欣陸水資源處理業務主要以政府水務工程為主。資料來源:欣陸法說會。
欣陸2024年前兩個月累積繳出38.24億、年減9.56%,而二月單月營收也衰退到19.65%,看到這個數字你會很緊張嗎?還是覺得前面訂單是在瞎扯?其實都不是這樣,營收忽高忽低本來就是營建股的特性之一,因為認列時間還是略有差異性。而欣陸的狀況更為特殊,基本上除了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貢獻比較能穩定,其餘專案都必須經過客戶驗收才能認列營收,這也造成營收忽高忽低的狀況。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想研究公司營收狀態,那麼用半年、一年作為週期來觀察,才會相對更加客觀。
圖六、欣陸營收忽高忽低主要是專案認列營收時間不固定,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欣陸獲利本來就跟營建景氣連動性極高,再加上專案認列時間點差異大,因此單季獲利基期同樣「僅供參考」。營建股經常在景氣底部出現EPS虧損,但欣陸最多就是大幅度衰退,這當然還是要歸功基金型態的營運模式。欣陸2022年第四季EPS繳出0.3元、年減70.59%,但全年EPS仍繳出3.51元並創高,這正是受惠營建產業多頭所帶動。再看到2023年全年EPS繳出2.09元、年減40.46%,雖然是產業高基期後的衰退,實際上仍在正常範圍內。
圖七、欣陸營運基金型態可緩衝景氣谷底的衰退,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那麼欣陸2023年EPS繳出2.09元該如何評價?如果用近五年獲利來參考對照,你馬上就有答案。2019年到2023年EPS分別是0.12元、1.87元、2.22元、3.51元、2.09元,2023年面臨景氣反轉,全年EPS仍可維持在2元以上也算是相當優異。再從盈餘分配率來看(扣除2019年),近幾年盈餘分配率維持在七成以上,而股息也隨獲利成長而加碼,算是相當願意與股東共享獲利的營建股。不過這種營建股跟存股我認為比較沒關係,因為工程類每年的EPS變化大。
圖八、欣陸股息隨獲利而穩健加碼,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得標專案持續增加營運底氣
營建業最怕的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而欣陸或許不必這麼擔心不開張的營運風險,因為政府得標金額就是營運底氣。集團金雞母大陸工程在2023年搶下140億大單才創高沒多久,結果2024年第一季搶下157億又立刻打破新紀錄,也難怪欣陸面臨產業空頭仍維持一定的營運動能。但切記營建股還是有景氣循環,需時刻追蹤在手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