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輝達訂單爆棚、AI資本潮續湧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7 06:36
  • 更新:2025-10-17 06:36
【美股動態】輝達訂單爆棚、AI資本潮續湧

台積電強勁財測再證AI長浪,輝達受惠邏輯強化

台股與美股供應鏈同步釋出利多,台積電上季業績與展望大超預期,HPC與AI動能延續至明年,市場共識回到「AI需求不僅未降溫、且更廣泛滲透」的主線。NVIDIA(輝達)(NVDA)在此脈絡下延續強勢,收在179.83美元,上漲1.10%,逆勢跑贏走弱的那斯達克指數,顯示資金對AI龍頭的風險承擔意願依舊旺盛。

AI算力標準持續鞏固,平台與生態成為最大護城河

輝達以資料中心加速器與完整軟硬體堆疊為核心,透過CUDA軟體生態、GPU加速平台與高速網路產品,將硬體銷售與軟體工具、開發套件及服務綁定,形成高轉換成本與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模式。算力需求從雲端業者延伸至企業內部與新創AI服務商,輝達在演算法、模型訓練與推論的全棧效能優勢,使其成為AI資本支出循環的首選供應商。

供應鏈需求全面擴張,台積電HPC佔比過半成最強背書

台積電指出3奈米與5奈米需求在AI、資料中心與智慧型手機齊頭並進,HPC事業營收已占全體過半,主要由輝達與蘋果等重要客戶拉動。台積電並預期第四季營收區間為322億至334億美元,毛利率介於59%至61%,上季獲利較前一年同期成長約39%並再度調高2025年營收成長展望。對輝達而言,先進製程產能與良率的鞏固,代表旗艦AI晶片出貨能見度提升,在手訂單與交期管控更為穩健。

客戶籌資方式多元化,租賃自有並進擴大GPU採購能量

市場消息指出,馬斯克旗下xAI正推動約200億美元規模的輝達晶片租賃轉自有方案,透過私募股權與債務組合的特殊目的載具先行購晶,再租給xAI並附買回選項;報導稱輝達亦可能對該載具投入最高20億美元股權。此舉凸顯即便資本負擔高企,終端買方仍以創新融資確保算力,對輝達訂單延續與擴張形成實質支撐。

華爾街重新定價AI投資韌性,資本開支加速具有可持續性

高盛經濟學家Joseph Briggs表示,近期包括OpenAI據稱與甲骨文的大型合作、輝達規模化投資,以及與超微與博通在GPU與客製AI晶片的策略夥伴關係,將推升本已龐大的AI資本支出;只要企業相信可取得超額生產力與長期報酬,投資就具備可持續性。這項觀點與台積電的強勁展望相互印證,為輝達中長期營運提供政策以外的基本面順風。

七巨頭再現避險屬性,輝達市值坐穩權重核心

在金屬與礦業類股波動加劇的對照下,七巨頭題材的ETF近一年仍上漲逾三成,輝達市值約4.3兆美元,成為此多頭主軸的核心權重。當市場風險偏好起伏不定時,資金傾向抱持高盈利能見度與現金流質量佳的科技龍頭,輝達受惠地位相對穩固。

競爭升溫但產能為王,短期供給瓶頸讓輝達仍握定價權

外界關注超微與OpenAI合作的潛在影響,然而市場名嘴與多數分析師共識指向輝達手上業務量仍超出可供應範圍,短期瓶頸在產能而非訂單。憑藉完整軟體生態與加速網路整合能力,輝達在大型雲端與新創AI服務商之間保持較高的轉換成本與議價能力,競爭壓力更可能以「新增需求被分食」而非「存量替代」的方式體現。

財務結構高現金高毛利,長線資本投入可自我造血

在過去數季的資料中心爆發性成長帶動下,輝達毛利結構維持高檔,自由現金流充沛,營運槓桿推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持續投入研發、軟體與網路產品,以及策略性擴大供應鏈合作留有空間。相較高度仰賴外部融資的新創買方,輝達具備穿越景氣循環與投資潮汐的自我造血能力。

風險面仍需審慎,監管與客戶自製化可能放大波動

需留意出口與貿易規範變化、大型雲端客戶自製AI晶片的節奏、先進封裝與先進製程的供應約束,以及終端AI服務商商業模型尚在驗證等不確定性;當預期現金回收期拉長或資金成本上升,資本開支節奏可能出現擾動,進而帶來股價評價修正風險。

產業擴散效應加速,雲端到企業應用推動第二波需求

AI需求正由超大規模雲端延伸至企業應用與在地部署,資料安全與延遲要求推升混合雲與邊緣AI採購。台積電指出智慧型手機先進製程需求同步回溫,顯示AI功能正往裝置端滲透;但短中期的主要動力仍在高效能運算,這與輝達產品組合的重心高度一致。

股價結構維持強勢,短線震盪中期多頭未變

在區域銀行利空壓抑大盤的情況下,輝達與博通、美光等AI相關個股仍逆勢走高,反映基本面消息對股價的主導。技術面上,180美元一帶的整數關卡成為短線觀察重心,若量能配合守穩,偏多結構有望延續;若回測,過去整理區間與均線帶可望提供階段性支撐。

機構評等與資金動能偏多,基本面上修循環尚未結束

台積電上修來年成長的訊號已使多數半導體鏈評估上調,市場對AI晶片與先進封裝產能的需求曲線更為陡峭。針對輝達的投資觀點整體仍偏正向,重點在於出貨節奏與新品轉代的執行效率,若供應鏈持續擴產落地,營收能見度可望再延伸。

操作策略宜雙軌佈局,長短並重掌握節奏與風險

對長期資金而言,可聚焦基本面確定性與產能擴張進度,逢回分批建立或調整部位;對短線交易者,建議緊盯供應鏈產能消息、大型客戶採購計畫與財報會議的指引變化,並以風險控管優先因應評價擴張後的波動。總體而言,在供需結構與資本投入仍向上的格局下,輝達的成長主軸未見鬆動,但節奏管理將是勝負關鍵。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輝達升評狂飆預期,目標價320美元啟動補漲

【美股動態】輝達逢回壓力升溫,AI工廠藍圖撐腰

【美股動態】輝達AI霸權再擴張,OpenAI擴產點燃全鏈行情

【美股動態】輝達訂單爆棚、AI資本潮續湧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