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在資訊繁多的世代,在購物、投資、追劇、看電影等等之前,先查閱排行榜再做出決定似乎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只追求排行榜的名次,而不去思考背後帶來的訊息,往往會錯失對現今時代趨勢的掌握,故在查閱榜單時請記住 3 件事,才不會錯失其真正的價值!
文/侯小強《靠譜:人生突圍的132條自我提升指南》
中國IP第一人:時時關注排行榜但不迷信它
從紙媒時代到PC(電腦)時代,再到如今的行動網路時代,查看各類排行榜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課。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Pyotr Klyuchevsky)說:「研究生活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獲得教益。」我們都熱愛著生活,我們都期待著在瑣碎卻浪漫的人生日常中獲得養分,最好還能得到一些科學甚至是被前人無數次驗證過的方法,繼而堅定從容奔赴前程。各類排行榜,正是這養分的來源,也是孕育著這些方法的土壤。
查閱排行榜注意 3 重點,提升判斷、選擇能力!
排行榜是公開的資訊,面對龐雜資訊請記住:表面的意思永遠不是真正的意思,真正的價值往往隱藏於表象之下。
在我看來,查閱各類榜單時,有三個關注重點:
- 今日排名靠前的是哪幾類型的話題或作品。
- 每一項榜單背後反映出來的價值點和情感點是什麼。
- 這些價值點、情感點是否可開發、可持續。
關注話題或作品的類型,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建立對當下世界的感性認知,讓你清晰鎖定當下市場關注的趨勢與方向。若是一段時間以來,排行榜上的某個類別持續火熱,那麼你便可以在感性層面,做出初步的市場判斷與產品方向的選擇。關注每一條上榜內容背後的價值點,尋找那些讓用戶感同身受甚至共鳴的情感元素,能夠幫助你聚焦用戶痛點,進而規劃出自己產品或行動的底層邏輯、實現方法。
有些價值點、情感點的熱度會持續很久,等你將其具體化並實現之後,這些情感與價值依舊會對你的產品或行動產生推力。但某些則曇花一現,或有觸發政策、社會輿論、道德法律等方面反向制約的風險,換句話說,有些價值點是可以挖掘和放大的,有一些沒等你養成就會胎死腹中。時時刻刻關注,長長久久的思考,會幫助你形成良好的判斷與選擇能力。
修正行動、優化思維,從不迷信榜單開始!
能從排行榜中看到真價值與真問題的人,是了不起的人。也是這些了不起的人,會更了解與利用排行榜。 但關注榜單卻千萬不能迷信它,提醒自己在榜單的加持下到市場裡尋找趨勢信號。
像我所在的娛樂產業,人們習慣根據已經發生的排行榜來確定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影片、產品、發展方向。然而即便是當年的銷售冠軍,多數情況下經驗也是難以複製的。根據排行榜預判未來趨勢是必要的,但有時也會刻舟求劍,白忙一場。職場中的高手無時無刻關注榜單,卻永遠不會盡信,更不會迷信。他們習慣到更廣闊的社會中去驗證自己的判斷,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動,優化自己的思路。古人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排行榜, 亦是如此。
透徹研究排行榜,猶如摸著石頭過河,有時也似盲人摸象。起初一無所知,毫無頭緒,但持續地刷榜,能讓人逐漸釐清規律、發現諸多奧秘。正如盲人接觸象的不同部位、細心感受其輪廓和觸感,最終得以在腦海中勾勒出一頭象完整的模樣。願你用心分析排行榜,從中獲得豐富有效的資訊,助工作一臂之力
本文摘自《靠譜:人生突圍的132條自我提升指南》,作者: 侯小強、出版社:金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