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僅為法說會訊息分享以及教學案例之用,內文提到的股票與產業皆非個股推薦,僅為訊息分享傳遞與個人交易心法與心得,進場前請謹慎風險評估、損益自負

本文章內容僅為法說會訊息分享以及教學案例之用,內文提到的股票與產業皆非個股推薦,僅為訊息分享傳遞與個人交易心法與心得,進場前請謹慎風險評估、損益自負
公司簡介
- 騰雲(6870)成立於2016年3月,股本1.96億元。
- 為台灣專業零售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以提升客戶體驗為目標而打造新零售之全方位解決方案,透過解決方案即服務(SolaaS)模式推出一站式數位轉型服務,針對不同的行業進行新零售轉型策略規劃及導入,協助企業提供客戶OMO全消費服務體驗。
- 集團化經營:騰雲科技、騰創數析、騰加數位。
- 指標場域客戶:海內外日系Outlet、新光三越、遠百、SOGO、愛買、Gogoro、Nico等等。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資料)
營收結構分析
- 營收來源:
(1)一次性佔七到八成:包括專案顧問費、開發、硬體銷售
(2)一次性收戶會再產生持續性收入,佔兩成到三成:系統使用費、維運費、雲端使用費
- 營收地區:國內7成、海外3成(國內新商場的開立預計可以掌握 7 成市佔,每個新商場概抓 2000 萬;大概10-15%成長,除新商場外,還有原商場的版本更新、系統擴增,可能也是千萬等級)
- 系統場域作為區分:商場八成、量販一成、品牌一成
- 成本結構:硬體成本、專案人事成本、雲端成本(隨著模組化,預期毛利率&淨利率都會跟著成長)
- 準備發展GMV收款模式(指的是網站成交金额,實際指的是總交易訂單金額, 包含付款和未付款的部分,也就是涵蓋了退貨與取消訂單的金額)
營運狀況
(資料來源:XQ)
- 不同於其他資訊軟體代理商的低毛利率,騰雲毛利率高達70%,雖然營業費用也很高但是隨著商場陸續累積開發後的維運管理會慢慢改善騰雲的營益率。
同業比較
- 騰雲與91APP所開發的場域不同,騰雲屬大型百貨場域但市場已走出台灣,海外占比持續攀升更準備發展GMV收入。
- 非常保守預估騰雲 於 2023-2025 年獲利 CAGR 為 20%,預測2025年EPS6,本益比30倍,目標價180元。
技術分析
- 股價6/27帶量突破準備挑戰上次高點157元,呈多頭走勢,外資跟投信還未進場。
大戶持股狀況
籌碼分點
- 前五大買超分點近期只進不出,福邦證卷分點在6/27大量買超48張。
結論
- 騰雲目前有九個自行研發的產品線,系統&系統之間的整合程度廣、連結性強,對於商業場域的深耕,因此整合深度深。國內新商場的開立預計可以掌握 7 成市佔。
- OLINK 支付平台,整合了九十幾種支付方式(包含台灣、以及中國、日本、東南亞的主流支付),未來商場龐大的金流可望為騰雲額外帶來營收。
- HITACHI solutions、VINX 是騰雲的代理商,作為海外拓展相當好的利基點,海外營收的成長增長高於國內增長。
- 與911APP屬同性質公司但服務對象有很大不同,騰雲屬大型商場結合進入門檻相對高與複雜,客戶黏著度很高。
- 騰雲董事長從京華城大型場域整合開始,再到新光三越千家商鋪累積下來的百貨數位轉型整合經驗以及今年與日立合作打入三井大型百貨的戰績,對於再開發其他百貨場域或是大型連鎖品牌時更容易拿到訂單。今年除挑戰海外營收增長外,更準備發展GMV收入這將對持續性收入再添強力的成長動能。今年6/26獲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會通過上櫃案,將於數位雲端類別掛牌。
- 2022年合併營收為4.64億元,年增23%,稅後純益0.6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3.46元。2023年第一季合併營業收入為1.12億元,稅後純益900萬元,年增大幅成長至770%,每股盈餘為0.47元。但再次提醒各位投資朋友,投資路上多算勝、少算敗,謹慎規劃買賣點,不要追高不要腦充血,勤勞追蹤持續研究,靜待好買點,先求不虧本,再求賺大錢,才是投資的康莊大道。
重申本專欄是「知識訂閱、資訊分享」,分享的是作者參加法說會相關產業的資訊,還有案例與教學,絕非買賣建議,投資決策請自己決定、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