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結婚可能不是
最佳的買房時機
在台灣的社會文化中,
結婚被視為「成家立業」的起點,
因此許多人都會選擇在人生這個重大轉捩點時,
買入生命中第一棟房產。
對於建構在「有土斯有財」
及「安定至上」的東方社會來說,
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買房時機。
然而隨著客觀環境的轉變,
過去合宜的買房時機,
如今看來存有不少的缺點,
謹條列如次~
有甚麼缺點呢?趕緊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過早以資轉債
一般在小倆口結婚時,
通常也是家庭資本較少的時刻,
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買屋,
就會將稀少的現金資產轉為龐大且長期的債務負擔,
而這將嚴重影響家庭的所得分配,
這跟為何不建議一出社會的年輕人,
就立刻買車是一樣的道理;
當手中的資產越少,
就越應該優先用於未來可以產出資本的地方,
與其結婚後立刻背上沈重的房貸,
還不如將房貸與租金間的差額,
利用儲蓄、其他投資工具,
甚或投資自己的專業或副業,
謀取未來更多的資產收入,
才是比較有效律的運用方式。
二、年輕是租屋的黃金時期
通常結婚就代表著不與長輩同住,
所以必須解決小家庭的居住問題,
除了購屋以外,
租屋也是個可以嘗試的解決方案,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年
輕的小倆口是租屋市場裡,
相對強勢的租的買方,
一來人口單純,
二來房東可以期待長租的機率較高,
三來薪資收入也相對穩定,
最後在觀念上也比較容易溝通,
所以剛結婚的小倆口家庭,
在租屋市場上談價的空間也比較高,
也更能為自己與另一半存到更多房租與房貸間的價差。
再者,小倆口也可以藉由租屋居住的期間,
重新了解自己對房屋的需求,
以免買到的房子不太符合使用需要,
而這可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三、居住需求變化大
隨著年齡增長及環境變化,
家庭的居住需求會持續轉變,
剛結婚時或許可以忍受每天爬4樓階梯
進出公寓來降低房屋總價,
等到40至50歲時,
很可能就成為一種膝蓋無法負擔之痛。
前面提過,年輕時租屋比年老時更有優勢,
所以若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購屋這件事,
年輕時租屋,中年後買屋
才是比較節省資源及符合居住需求的策略。
四、房價趨勢
既然購屋是多數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消費,
價格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而台灣房地產市場價格才剛開始下跌,
依過去市場漲跌循環皆超過10年的歷史來看,
房價下修還有好長一段時間,
如果沒有強烈的購屋自用需求,
越晚買越便宜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何必要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當然,住在自有房子內,
的確能為家庭成員提供安全感;
然而婚姻長久的真正關鍵在於人,
以及夫妻如何用心對待另一半,
如果能將眼光放遠些,將會有更大的機率,
能讓兩人可以生活在財務健全的未來,
避開讓房貸及柴、米、油、鹽、醬、醋、茶等
俗事影響家庭的和諧與感情。
更多結婚須知,好文推薦你>>
- 「財務危機」竟是離婚禍首!專家 4要點,教你判斷 能不能和對方 共組家庭?
- 能走得長久的情侶,聊錢一定不尷尬!交往時達成 理財共識的 10 個秘訣...
- 結婚要花多少錢呢?善用資源,花 5 萬就可以辦出 50 萬效果的婚禮唷!
- 用 10 萬打造 100 萬婚禮!結婚想省錢的最大關鍵-先搞好你的岳父岳母!
- 呆薪族 4帳戶理財法>>結婚、生子、買房、存股 全難不倒她!打造 儲蓄體質,把握人生 3個黃金時期
本文由 Dolin66 的部屋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