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現實生活中,
有人將網球比賽的職業與業餘,
分為贏家遊戲與輸家遊戲,
因為職業賽中,
大家就是努力打出 高難度情得分,
誰先打出較多的高難度球,
將獲得勝利,稱為贏家遊戲,
而在業餘賽中,普通人打不出高難度球,
都是靠者對方的失誤得分,
只要減少失誤就可以贏的比賽,
所也也被稱為輸家遊戲。
像是普通的劵商,就是努力減少自己的失誤,
只為贏取高於平均市場報酬的利率,
這跟輸家遊戲一樣,
日本連五屆的冠軍分析師表示,
散戶擁有比大戶更多的彈性與買股優勢,
可以玩出真正的贏家優勢,
只要把握住 3 個步驟,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絕對不能投資的 6 種公司:
( 1. )具有衰退現象的公司
一. 不屬於景氣循環企業,
但營業額卻比前一年減少 10% 以上
二. 與客戶解除合約
或發生大型訴訟
三. 經營者或首席財務長突然辭職
四. 有標記持續經營一億的企業
特別是第三和第四種
是非常危險的訊號
( 2. )對財務預算太過草率的公司
每個新年度各企業都會發表業績計畫
態度欠缺僅審的企業
很容易在財務預測上表現非常樂觀
他們的財務預測部會有太多明顯的根據
頻繁的下修,股價也會一直跌
檢查投資中的企業
在過去三到五年內
是否發表過業績修正
只要搜索企業發表過的新聞稿,
就可以查看
幾乎不發表修正或偶爾發表上修
的企業負責人值得信賴
( 3. )進行錯誤多角化經營的公司
不斷經營新事業的企業
很可能代表他們在
原有的事業上遇到瓶頸
如果只是拓展、併購倒無所謂
但如果是企業之前
完全沒接出過的新領域
那就要非常小心了
( 4. )因不明原因變更名稱的公司
因不明原因便更名稱
很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企業想要忘記過去的失敗
想讓投資者忘記過去的黑歷史
一個是企業的經營者和事業全改變了
如果只是因為合併或整合
而改名字,就沒太大問題
( 5. )更換監察法人的公司
一般健全的企業都會找
知名監察法人負責公司的監察
不會隨便更換
偶而看到企業將原來負責的
中小型監察法人更換成
知名的大型監察法人
這個沒關係
但若是反過來
由知名的大型監察法人
換成中小型的監察法人
可能就是企業被檢查出了問題
承受不了知名監察法人的嚴格監察
才會換的
( 6. )經營者以公開發行股票
為終極目標的公司
很多企業把公開發行股票
當終極目標
很容易在這段時間衝過頭
讓企業的業績最高峰出現在上市時
然後把手中持股全部出清換錢
達成目的後就從經營第一線退下
這種經營者為自己快速賺錢
的企業一上市就在高點
之後很容易快速下跌
真正把公開發行股票當作
「出發點」的企業是不會
特別強調上市時獲得的創業利潤
他們會善用從股東身上募到
的錢來讓公司成長
2. 選出應該投資的企業
6 方法成長型股票
一. 具有循環動能,
業績持續擴張的公司
二. 全國市占率高或佈局全球的公司
三. 創新型態的公司
四. 多角化經營的公司
五. 有決定市場價格能力的公司
六. 轉虧為盈的公司
2 規則找出被低估股票
一. 計算公司的本益比:
本益比(倍) = 股價 / 每股盈餘,
如果本益比小於 10 ,
就可能是被低估的公司。
二. 計算股價淨值比:
股價淨值比(倍) = 股價 / 每股淨資產,
我們以小於 1 的為準則
如果本益比小於 10 ,股價淨值比低於 1 ,
就很可能是價值被低估的公司。
3. 用關鍵兩評估
決定購買標的
利用剛剛兩步驟挑出的股票後,
再用兩評估方式,
確認是否可以購買該標的
一. 計算股價是否合理:
計算該公司 3 到 5 年的本益比,
並拿來與同業與過去平均做比較,
如果皆低於平均,
代表股價被低估。
二. 計算該公司股價淨值比,
通常不會拿股價淨值比與同業相比,
因為股價淨值主要為公司發展,
所以通常低於 1 是可以考慮的,
但也要注意,
有些公司是體質不佳造成股價淨值比低於 1 ,
這種股票就不能碰。
想知道更多 賺 100%的投資法則嗎?詳見:
《賺100%的紀律投資法:3步驟學會選股、買股與賣股的絕招》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