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世界第一
除了台積電(2330),其實還有「這間公司」
一講到半導體產業的世界第一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台積電(2330)
因為台積電(2330)是全球第一的晶圓代工廠
然而
在半導體產業中
台灣還有一個世界第一
那就是晶圓封測(Wafer Probe & Packaging)大廠 - 日月光投控(3711)
台灣的晶圓封測廠
在全球的市佔率高達 56%!
並掌握了最高端的技術
全球前 10 大封測廠
台灣就佔了 6 席!
不同於 IC 的代工與設計
美國僅有艾克爾(Amkor)名列前 10
其餘皆是台灣與中國的天下
晶圓封測照順序分成 測試 及 封裝
透過在探測儀器上裝入探針(probe)
並對晶片上的每一顆晶粒進行測試
用來檢測晶片的功能是否完善
檢測完成後
最後進行最後一道手續
將單顆的晶片包入封裝的材質中
整個封測程序就完成了
日月光與矽品
分別是台灣封測廠的兩大巨頭
然而卻在幾年前傳出了重大的消息
日月光與矽品合組了日月光投控(3711)
兩大巨頭雙雙下市
並由日月光投控(3711)掛牌上市
究竟日月光與矽品營運狀況如何?
這次的整併案又是否成功呢?
趕快接著看下去吧!
本文將分成 4 大部分來做介紹:
✔ 日月光 – 世界 IC 封測廠龍頭,與美國 IDM 大廠長期合作!
✔ 矽品 – 專精測試與封裝業務,以嚴格控制成本聞名全球!
✔ 財務比較 – 檢視日月光投控(3711)營運成果,結果令人跌破眼鏡!
✔ 未來展望 - 封裝新技術與自動化趨勢,為營運帶來新商機!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以下正文繼續…
日月光- 世界 IC 封測廠龍頭,與美國 IDM 大廠長期合作!
成立於1984 年
日月光一直是台灣封測廠的龍頭
製程技術完善
且長期與 IDM 大廠合作
並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來提升製程技術
主要營收的業務為封裝與測試
以及系統與模組的設計
封測合計營收佔比達到 53%
並由旗下的公司兼營電子零組件的代工業務
而無論是封測或電子代工業務
其主要的終端產品多為通訊設備及車用晶片
這兩項也是國外大廠最主要的業務
未來 5G 技術及車聯網技術的發達
預計也能使日月光營收受惠
雖然電子零組件的代工佔了高達 46%
但其毛利率是所有部門裡面最低的
畢竟電子零組件代工並不是日月光的強項
只是營收來源穩定
而主要的封測事業則表現亮眼
尤其是晶圓測試
雖佔營收總額不高
但毛利率卻年年超過 30%!
以營收的地區來看
由於長期與美國 IDM 晶片大廠合作
因此美國地區的營收佔比高達 68%!
其次為台灣、亞洲地區及歐洲地區
矽品 – 專精測試與封裝業務,以嚴格控制成本聞名全球!
同樣成立於 1984 年
矽品以嚴格管理的製程聞名世界
對於成本的控制是世界首屈一指
也成為僅次於日月光及艾克爾
世界第三大的 IC 封測廠
與日月光不同的是
矽品專精於 IC 晶片的封裝與測試業務
兩者合計就佔了矽品 99% 的總營收
而矽品的終端產品中
同樣也以通訊設備佔了最大宗
其佔比高達 67%
其次則為消費性電子及高速運算晶片
除了同樣未來預計受惠於 5G 及車用網路的普及
人工智慧及雲端運算的發展
也將影響高速運算晶片的未來
矽品的客戶主要為 IC 設計公司
包含美國的高通、超微
以及台灣的聯發科、聯詠、瑞昱
同時也在中國設有工廠
營收地區較為平均
財務表現 – 檢視日月光投控(3711)營運成果,結果令人跌破眼鏡!
在 2015 年
日月光發起了併購矽品的動作
由於矽品的抵抗
甚至還一度牽涉到中國紫光集團的介入
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轟動的併購案
而在之後
IC 封測的兩大巨頭終於達成協議
共同組成日月光投控(3711)並上市
兩間公司仍舊持續營運
並從 2018 年 4 月開始
合併其財務報表
因此以下將從合併前後的表現
來大致了解共組控股公司
是否為雙方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道路
銷售狀況 - 營收成長 & 毛利率
我們先來看日月光與矽品在 2017 年之前的營收表現
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從近幾年的趨勢可以看得出
這兩間公司的成長都逐漸趨緩
尤其是矽品
甚至有兩年的營收呈現負成長
也難怪會成為併購的目標
而我們將兩間公司的營收成長合併呈現
來與 2018 年的日月光投控(3711)來做比較的話
會有怎樣的差異呢?
目前只取得日月光投控(3711) 2018 年前三季的財務報表
因此以下取樣的時間都是各年度的前三季
很明顯能看的出來
在 2018 年合組控股公司後
擺脫了近三年的緩慢成長
營收成長再度突破 10%!
原因可以解釋為產能的提升
吸引了更多更大的訂單
雖然營收成長率表現亮眼
不過還是得接著看其他的財務表現
對製造廠來說
毛利率才是決定公司是否成功的關鍵
那日月光投控(3711)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很遺憾的是
從圖中可以看到
日月光投控(3711)的毛利率低於過去的兩間公司
上面提到
矽品以嚴格控制製程聞名
因此成本的壓低是矽品的拿手絕活
而相反的
原本的日月光傾向於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
在追求更新更好的技術上
對於製程成本的控制並不如矽品出色
因此毛利率會略低於矽品
但現在的日月光投控(3711)在毛利率上
卻沒有超越過去的日月光
可見得其還沒做到利用規模經濟帶來的低成本
也沒有將矽品控制成本的長處善加利用
成為了新公司的致命缺陷!
其主因可以猜想為合併尚不足一年
雙方之間對於如何合作
並沒有磨合到最佳的狀態
因此日後可以再做觀察
公司營運狀況 - ROE & EPS
看完銷售狀況
我們再來看公司營運狀況
看從 ROE 中
我們可以看出些什麼
可以看到在資本的運用上
日月光投控(3711)大致維持了過去的水準
在與矽品合併之後
還能維持在 13% 的水準
算是合格的表現
然而在股市中
投資人在意的另一個指標性數字 – EPS
則顯示出了不同的結果
很明顯可以看到
在 2018 年累積的 EPS
已經遠遠超過了歷年來的數字
從前面的幾個數字中我們可以得知
日月光投控(3711)的營運跟銷售上
並沒有太突出的進步
因此可以合理的推斷
2018 年 EPS 的暴漲
純粹是因為在外流通股數的減少所導致
在股份的轉換中
股數只剩下原先總和的一半
因此 EPS 才會大幅上升
而這樣的表現
也預計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人
總結來說
日月光與矽品雙強合組的日月光投控(3711)
目前仍處於磨合期
並沒有看到明顯的綜效
不過未來在產能擴大所帶來的規模經濟
以及更強的成本控制及供應鏈整合
再加上半導體產業「大者恆大」的特性
在未來仍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未來展望 - 封裝新技術與自動化趨勢,為營運帶來新商機!
雖說預計受惠於新科技的普及
不過 5G、AI 等技術
在技術應用上仍在導入的階段
因此對現階段的封測廠影響不大
而近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趨緩
以及晶圓價格的提升
都使得現階段的封測廠面臨危機
因此仍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系統級封裝技術 – 未來 10 年需求增加 10 倍!
過去發展的重點
在於如何給予單一晶片最高規格的封裝技術
而在系統級封裝技術的出現後
日月光投控(3711)開始將重點放在
如何將不同功能的晶片
整合成一個新的系統
預計能減少使用空間以及節省成本
搭上工業 4.0 風潮 – 建造關燈工廠
隨著工業 4.0 的智慧製造及自動化的趨勢下
各大公司吹起了一股興建「關燈工廠」的熱潮
所謂關燈工廠就是全靠自動化設備運作的廠房
日月光目前有 3 座關燈工廠
並預計在為來 3 年增加到 14 座
不僅能使產能不中斷
還能達到供應鏈的垂直完全整合
單一工廠就能完成接單到送貨的功能
未來隱憂 - 來自上游廠商的競爭壓力
除了自身整合的壓力之外
還有來自上游廠商的競爭壓力
台積電(2330)在近期積極發展封測事業
打算將代工版圖再一步擴大
這個策略將壓縮像日月光投控(3711)這樣的封測廠
因為這些封測廠原本的客戶就是上游的晶圓設計與代工廠
若上游廠商開始發展自身的封測代工事業
從晶圓製造到封測一條龍的服務模式一旦成功
將會給最下游的封測廠極大的壓力
封測廠必須投注更多的費用來發展更強更好的技術
勢必會影響營運收益率及淨利率
而上游廠商有量多的優勢
因此封測事業也有可能面臨削價競爭的挑戰
4 大結論
1.日月光(2311)營運封測及代工業務,並集中於美國市場
2.矽品(2325)則專注封測部門,營收佔比達 99%!
3.合組的日月光(2311)控股,目前在財務上的表現仍較中規中矩
4.未來若能順利磨合,再加上新科技帶來的紅利,預計能維持 10% 以上的營收成長率
免責聲明:
此為個股分析文,並非投資進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