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亞馬遜攜手OpenAI簽下370億美元大單,鞏固AI雲端戰略地位!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11-04 10:12
  • 更新:2025-11-04 10:45
【美股焦點】亞馬遜攜手OpenAI簽下370億美元大單,鞏固AI雲端戰略地位!

圖 / Shutterstock

OpenAI斥資370億美元下單AWS,亞馬遜成功搶下AI雲端最大訂單之一

OpenAI與亞馬遜(AMZN)旗下的雲端平台AWS(Amazon Web Services)簽訂為期七年、總額達37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內容涵蓋雲端算力、儲存與GPU部署,這是OpenAI歷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採購案之一。根據雙方聲明,AWS將部署數十萬顆輝達(NVDA)最新的GB200與GB300系列GPU,以支援OpenAI在生成式AI領域的模型訓練、推論與應用擴展,如ChatGPT與Codex等服務。

這項交易具有指標性意義,因為OpenAI原本與微軟(MSFT)有著長期且具排他性的雲端合作關係。隨著2025年OpenAI公司治理架構重整、微軟的優先供應權解除,OpenAI便開始與多家雲端業者進行分散合作,包括Google(GOOGL)、Oracle(ORCL),而本次AWS的合作案則為其中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項目。這意味著OpenAI不再是單一供應商依賴的實驗型公司,而是逐步邁向全球AI商業化平台的企業級客戶,亞馬遜則趁勢重返AI雲端競爭的核心戰場。

 

AWS雲端實力獲市場強烈肯定,亞馬遜市值兩日暴增近1,400億美元

這筆交易消息公布後,亞馬遜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漲,累計上漲約14%,市值增加近1,4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場反應之所以如此強烈,主要來自兩大面向:首先,AWS過去一年面臨微軟Azure與Google Cloud在AI雲端市場的強勢追趕,外界對其能否持續主導高階雲端業務抱持觀望態度,而此筆交易成功扭轉疑慮,為AWS實力背書;其次,OpenAI作為全球AI應用的領導者,其選擇AWS作為長期基礎架構夥伴,不僅代表技術與服務的肯定,也暗示未來將有持續擴大合作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AWS這次提供的不僅僅是雲端資源,而是高度客製化、為AI應用優化的資料中心服務。亞馬遜計畫專為OpenAI擴建新一代AI資料中心群,內含液冷系統與特製伺服器機櫃,確保模型訓練與推理可在低延遲、高效率的環境下進行。這種深度整合將拉高客戶轉移門檻,也強化AWS在高價值企業級市場的黏著度。

根據亞馬遜高層說法,本次合約中的基礎設施擴建預計將分階段進行,全部容量於2026年底前完成部署,並預留2027年後進一步擴充的空間。此外,OpenAI目前已開始使用AWS現有運算資源,顯示營收貢獻將於近期反映。這不僅帶動AWS本業成長動能,也有助於改善亞馬遜整體營運現金流表現,對中長期股東回報產生正向影響。

 

AI雲端基礎建設是未來10年成長主軸,亞馬遜處於領先布局位置

AI對雲端運算的需求正處於指數型成長階段,從語言模型到機器學習,再到即時推論,每一項AI應用的規模與複雜度都極度仰賴可擴展的高效能算力基礎設施。根據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表示,未來OpenAI將累計支出高達1.4兆美元,用於建構30GW等級的運算能力,相當於2,500萬戶美國家庭的用電量;更誇張的是,其內部希望「每週」新增1GW的算力容量。在這樣的規模下,掌握先進晶片與可靠供電的雲端供應商,將成為AI時代的基礎設施龍頭。

亞馬遜目前不僅是全球最大雲端服務提供商,在基礎建設實力、電力管理、地理覆蓋與客戶定制服務方面,也具備其他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優勢。例如AWS本身就投入開發Trainium與Inferentia等自研AI晶片,並與輝達保持長期合作關係,未來更可能提供完整從晶片、硬體、資料中心到模型部署的全鏈整合解決方案。這使得AWS有望在企業AI轉型潮中,持續擴大市佔。

從財報面來看,AWS上一季營收年增逾20%,成為亞馬遜整體營收與利潤的重要支柱。若未來OpenAI與AWS的合作深化、或帶動更多企業仿效(例如Meta、Salesforce等),都可能進一步推升AWS的高毛利業務規模。AI雲端基礎建設正迅速取代傳統伺服器租賃,成為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的核心項目,亞馬遜已成功站穩這波產業變革的關鍵位置。

 

亞馬遜長期價值被重新評價,生成式AI是雲端與電商雙重引擎

整體而言,這次與OpenAI的合作,不僅讓市場重新認識AWS的戰略價值,也對亞馬遜整體評價產生結構性提升。在投資人一度聚焦於電商毛利壓力與AWS成長趨緩的情況下,本次交易提供了明確的成長催化劑與信心來源。未來隨著OpenAI用量上升與其他AI業者的加入,亞馬遜可望進一步強化AI雲端主導地位。

此外,AI不僅是雲端業務的成長驅動力,也可望反哺亞馬遜電商與物流系統,例如智慧搜尋、個人化推薦、庫存預測與自動倉儲管理等應用,皆有助提升營運效率與客戶體驗。當前亞馬遜正積極導入生成式AI於Rufus購物助理與Alexa+智慧裝置之中,顯示其從基礎建設到最終應用的完整AI佈局已逐漸成形。

結合宏觀產業趨勢與內部技術優勢,亞馬遜已具備在生成式AI時代中,同時扮演「平台提供者」與「應用領航者」的雙重角色,有助於其扭轉原先頹靡的估值下滑情況。隨產業資金不斷湧入、企業加速AI轉型,亞馬遜將是少數能在AI浪潮中兼顧規模、創新與獲利的全球科技領導者。因此,與【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5Q3營收創高,AI與AWS動能齊發,盤後大漲逾13%!一文中結論相同,亞馬遜在 AI 世代的布局明確,AWS 與廣告業務構築堅實護城河。短期雖面臨資本支出壓力,但長期潛力顯著,建議投資人列為投資名單。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 廣達(2382)廣達旗下雲達(Quanta Cloud Technology, QCT)是全球最大AI伺服器代工廠之一,為AWS長期供應高效能伺服器,特別是搭載輝達GPU的解決方案。此次OpenAI與AWS擴大部署,將直接推升廣達AI伺服器出貨與營收貢獻。

  • 台光電(2383)台光電生產高頻高速PCB材料(CCL),廣泛應用於AI伺服器主板與高速交換機。AWS與OpenAI擴建資料中心,對高速PCB材料需求同步增長,台光電將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 奇鋐(3017)奇鋐是全球主要的伺服器與AI晶片散熱解決方案供應商,供應包含液冷(Liquid Cooling)與VC均熱板等技術。輝達GB200/GB300功耗高、發熱量大,散熱需求同步擴增,奇鋐將顯著受惠。

  • 健策(3653)健策主攻伺服器與GPU散熱結構件(如均熱片、散熱模組),為輝達、超微(AMD)與多家伺服器品牌供應鏈之一。隨著AI伺服器大量出貨,其高單價散熱產品營收動能強勁。

  • 緯穎(6669)緯穎是緯創轉投資、專注於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製造的公司,AWS、Meta、Google等都是主要客戶。此次AWS大幅擴建AI基礎設施,有望使緯穎AI伺服器需求進一步爆發。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訂單暴增!ASML賺飽飽,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